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新界之東 海濱瓷都
2007-04-23 05:48:20

新界之東 海濱瓷都

香港法定古跡-碗窰

大埔碗窰村一帶,水源豐富,並出產優質的瓷土礦,由明代開始,已有文、謝二族經營窰場,製作青花瓷器。雖然清初的遷界令窰場一度荒廢,但遷界令放寬後,又慢慢恢復過來。康熙十三年(1674年),南遷至大埔的客家馬氏族人,向文氏購買窰場。至清朝中、後葉,碗窰村的陶瓷事業已甚具規模,產品行銷至江門一帶。但民國成立後,受到沿海各縣窰場的廉價品競爭,碗窰村的陶瓷事業逐漸式微,並於1932年停產。

1995年和1999年,考古學家區家發在窰場遺址發現了各項陶瓷製作工序的遺跡,包括礦坑、礦洞、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製坯作坊和龍窰等,十分齊全。

碗窰

碗窰-有「海濱瓷都」之稱,遠在明朝,碗窰已是香港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1650年間,馬姓族人遷到這裡定居,並將鄉村優良的陶瓷工藝帶來,生產大量外銷瓷,當年的窰址及工作坊等遺址待闢建為博物館。1709年間建立的樊仙宮重修後現闢為小型的展覽室。

碗窰

大埔碗窰窰址,是目前香港境內發現唯一的一處燒製青花瓷器的古代窰場。窰址位於大埔墟西南面的碗窰鄉一帶,覆蓋範圍達數萬平方米,在上碗窰村、下碗窰村和張屋地村內,均發現大量的瓷器廢品和殘破窰具和匣鉢、墊餅等。故老相傳,碗窰鄉的製陶業開始於明代,至民國初年才停產,延續了四百多年,是香港早期的工業重鎮。

陶瓷業之所以能夠在大埔碗窰鄉發展起來,主要是由於碗窰鄉後的山崗蘊藏豐富的瓷土礦,而且品質優良,是燒製青花瓷器的上佳材料;附近山崗樹木茂盛,水源豐富,為陶瓷生產提供足夠的用水和燃料;碗窰鄉前河流直入大埔海,瓷器產品可通過水路運銷鄰近地區。

現居於碗窰村的主要為馬氏族人,據馬氏族譜記載,窰場始建於明代,初由來自江西的文、謝二姓族人經營,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才轉為馬氏族人經營。這一轉變,估計與清初的遷海令有極 大關連。清朝初年,朝延鑑於沿海居民接濟退守台灣的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康熙元年〈1662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全部內遷五十裏,香港本區影響嚴重,全部居民被迫遷回內陸,家園盡失。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才允許展界,居民陸續遷回。推測在遷海期間,文氏和謝氏族人被迫遷離,碗窰鄉的陶瓷生產驟然停頓,至復界之後,雖有文氏族人逐漸遷回大埔,但並未恢復在碗生產陶器;到康熙十三年,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的客籍馬氏族人,向文氏出資購買窰場,恢復生產。由於陶瓷業的不斷發展,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出版的《新安縣志》,己有「碗寮」的村名出現;至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出版的《新安縣志》則改為「碗窰」村了。到民國初年,可能由於碗窰鄉後山的優質瓷土礦已漸開採殆盡,加上中國沿海各窰場的廉價產品競爭,大埔碗窰的陶瓷業日漸式微,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終告停止生產。

由於文獻記載資料缺乏,為深入瞭解大埔碗窰陶瓷業的發展歷史,前區域市政局曾委託考古學家區 家發 先生,先後於19951999年對碗窰遺址進行了兩次考古調查。結果令人鼓舞,除發現生產青花瓷器各項工序的完整遺窰外,更根據遺物的形制和地層關係,把在碗窰開始燒造瓷器的年代推定為明朝初年。

調查資料顯示,上碗窰村後山崗蘊藏大量的高嶺土和高嶺岩,由於埋藏不深,開採容易,經歷年開採,山上滿佈礦坑和礦洞遺跡。在張屋地村後山坡,離礦坑不遠處,發現了十六所水碓作坊遺跡,作坊依山而建,每所面積約 三十平方米 ,內有水碓石臼三至六個,作坊旁有人工開鑿的引水道,推測是利用水力推動水碓,把鄰近開採的瓷土礦石舂成粉末。

在上碗窰村內,樊仙宮後約 三十米 的緩坡上,發現一處完整的碾磨作坊遺跡,碾盤呈圓形,直徑3.93米 ,用十四塊 鑿有溝糟的花崗岩拼合而成,中間豎立方形石柱一條,另發現圓形石滾一個,直徑 85釐米;推測是利用畜力推動碾磨,把瓷土碾成粉末的一種工具。

上碗窰村村前的小山丘,是製瓷工序遺跡最集中的地方。山丘北面有小溪,溪旁發現一組淘洗池遺跡,包括一個方形大池和六至十個圓形小池,用磚砌築,估計是用來淘洗瓷土,經沉澱後選取幼滑的瓷土搓鍊成瓷泥。山丘西面發現一處製坯工場遺跡,僅存三條方形石柱,柱頭有半圓形凹口,估計是用來承托橫樑,可能與利坯和曬坯工序有關連。在山丘的南坡和北坡各發現一座龍窰遺跡,北坡龍窰殘長11.5米 ,前面火膛部份已毀,窰身傾斜約35度,內有梯級以便放置匣鉢;南坡龍窰殘長30米 ,寬5.2米 沿坡傾斜20度,窰內分為若干室,並有梯級和排列整齊的墊餅以利裝燒。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和清代唐英《陶冶圖說》二書,詳細介紹中國古代製瓷的二十多道工序流程,包括採石製泥、淘練泥土......拉坯、曬坯......成坯入窰等,這生產工序全部過程的遺跡,竟然可在大埔碗窰窰址中全部保存下來,在中國陶瓷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對研究香港早期的工業發展,以及中國的陶瓷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今後需要對碗窰遺址加強保護和研究,以發揮遺址的教育和旅遊價值。

碗窰

大埔碗青花瓷章遷

有「海濱瓷都」美譽的大埔碗窰村位於香港新界之東,大埔墟西南的碗窰鄉。

「碗窰」之名記載於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一六八八年)刊印的《新安縣誌》,當時稱為碗村。其範圍包括今日上碗窰村、下碗窰村、陶子峴村、張屋地村及碗窰後山之碓和打泥洞一帶,覆蓋面積四萬至 五萬平方公尺 。碗窰開始燒造瓷器的年代為明朝初年。

優良天然環境

當地優良的天然環境,是吸引陶瓷工匠經營窰場的重要原因:碗窰鄉後的山崗蘊藏著豐富的瓷土礦,品質優良,是燒製青花瓷器的上佳原料;附近山崗樹木婆娑,河溪潺潺流水,為陶瓷生產提供足夠的用水和燃料;前有河流直奔大埔海,陶瓷產品可直接通過水路運銷鄰近地區。

中國青花瓷萌芽於唐,成熟於元,至明代發展至鼎盛時期,而以江西景德鎮為中心,並出現了「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新局面。大埔碗窰村之窰場,傳為由來自江西的文、謝二氏所建。他們於明萬曆年間(公元一五七三~一六二○年)分別從江西吉水和廣東梅隴遷至。江西為陶瓷之鄉,故文族人多有燒瓷經驗。文、謝二氏在大埔建窰燒造瓷器,至清初「遷海」,窰場被迫停產。「復界」後之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窰場轉由馬氏族人經營,而現居於碗窰村的主要為馬氏族人。到民國初年,由於碗窰鄉後山的優質瓷土礦已漸開採殆盡,加上中國沿海各地的廉價產品競爭,大埔碗窰的陶瓷業日漸式微,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終告停止生產。

清代馬氏開村

據馬氏族譜所載,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清代「復界」後,客家籍人馬彩淵從廣東長樂(今五華縣)移居至大埔,初於碗窰附近墾殖,其後向土著文氏「承批」窰場,並從故鄉招攬了一些有製陶經驗的族人,於廢置窰場重燒陶瓷,隨著業務擴大,人口亦逐漸繁衍,成為村落。由於當地以生產瓷碗為主要收入,故立村時以碗窰為名。

據稱,馬氏族人曾於今下碗窰村處加建五座窰道,依山坡而築,每窰道有燒室四、五個,各道可燒五千器皿,火力約一千三百度左右。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碗窰馬族與泰坑文族及鄰近氏族合組大埔七約,並捐出土地,建舖立墟,名為太和市。

罕見專業工場

據不完全統計,上、下碗窰遺留的水碓作坊達二十餘所,配備水碓超過六十個。這些水碓每天二十四小時運作,被舂成粉末的瓷土瓷石數量非常多。陶瓷生產在古代是勞工密集的手工業,從採礦到產品銷售,工序繁多,須用工匠保守估計也達三數百人。面積涵蓋數萬平方米,僱用幾百人的手工業工場,在古代香港實在相當罕見。

製造陶瓷主要分三個工序,首先是碎瓷土。碗窰山溪水力資源豐富,碎土工序遂以水力推動的水碓進行。考古工作者近年在碗窰發掘出水碓作坊二十多所,每所安裝水碓三至六個不等,視水力而定。水碓臼以花崗石鑿製,經久耐用。瓷土碾碎淘洗後即可供製坯。

第二個工序是製坯。工匠取瓷泥加水及珊瑚粉揉搓成團,置旋盤製成各種器皿。大型容器如瓦缸等則用陶車來製坯。

第三個工序是將製好的坯模放入窰爐燒製。碗窰之窰爐呈長柱形,長三十至 五十米 不等,依山坡而建,稱為「龍窰」。窰室寬約 五米 ,高約 七米 ,體積逐漸向上收窄。小型器皿置窰爐低處,大件的置窰爐末端。燒窰從低處「火膛」燒起,一百斤柴薪約可燒製一百三十斤陶瓷。每條窰可裝逾萬件產品。第一次燒成的「生瓷」上釉後便成完整製品。

瓷器種類繁多

大埔碗窰生產陶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體積較大,品質較粗糙的缸瓦器具,如水缸、陶盆等;另一種是體積較小,品質較細膩的日用器皿,如碗、匙、茶具等,多為青花瓷器。

據考古調查顯示,大埔碗窰出土的器物殘件約五、六千件之多,主要器形有日常生活用的碗、杯、盂、盅、盤、碟、壺、軍持(按:即水瓶)、罐、香爐、燈座、煙盞、燭台、硯台、煙斗頭、算盤子,生產工具類的煙斗頭印模、軸承、碓嘴、水碓支架,窰具類則有匣鉢、墊座,墊圈、器托、火照等。瓷器的紋飾非常豐富,種類繁多,採集的瓷碗花紋裝飾達一百二十多種。當中川字紋,多種菊花紋,變形蟠螭紋和過牆龍裝飾具有較多的地方特色。除碗類外,算盤珠子、煙斗頭等產品為內地窰址所少見。

一九八五年,馬來西亞大學附屬亞洲藝術博物館與東南亞陶瓷學會聯合舉辦「海上古陶瓷貿易之源」展覽,其中展出了於雕門島出土及採集得來之完整及殘缺陶瓷,當中兩件分別帶有川字弦帶紋和團菊紋的瓷碟,與香港大埔碗窰燒製的同類器皿比較,無論在年代、花紋、釉色和器形都非常接近,學者估計應屬於大埔碗窰生產的瓷器。

產品遠銷南洋

大埔碗窰所產的軍持,是明清時期中國外銷瓷中一種特殊器物,歷朝製造的軍持在南洋各國和日本均有發現。軍持一詞來自梵語,意譯「瓶」,即水瓶,乃雲遊四方的僧人用來貯水以備飲用及淨手之器具。伊斯蘭教徒使用軍持更多更普遍,他們隨身攜帶,以它盛水作禮拜前潔淨手之用,漢人甚少用之。南洋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是伊斯蘭教國家,大埔碗窰的產品遠銷南洋,軍持無疑就是其中一種。大埔碗窰所產之軍持,應是專門為外銷而燒製。

大埔碗窰的產品經陸路和水路運銷本地和鄰近地區,如上水、元朗、深圳和東莞的石龍,惠州的淡水,新會的江門等地。從馬來西亞之雕門島發掘出大埔碗窰之製品,可知有部分產品輸往南洋。從殘存窰址數量估計,大埔碗窰全盛期約有三百人從事生產。據香港政府一九一二年的記錄,在二十世紀初,大埔碗窰之年產量約為四十萬件。

上碗窰村武帝廟內之道光己丑(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福德祠碑,碑文記載了碗窰鄉土地廟(福德祠)之歷史及鄉民與商賈捐款重修之經過,碑文內載當年碗窰已以「陶鄉」自稱,碑內載有一百七十多個善信芳名,其中較特別者為「和合碗船」,說明大埔碗窰生產之製品,部分由水路運輸,並有專營性之船業服務。另外,建於大埔碗窰村內之樊仙宮,內懸對聯,下款署「沐益弟子新益利船敬奉」,該「新益利船」即當年運載碗窰產品之船家。123

桼采匋ㄟ虎蘭閣

陳鏡 於2007-04-23 05:48:2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6170〉人
  • 最近登入時間: 尚未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