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宋代山水的有無意境
2010-06-23 09:49:00

宋代山水的有無意境

楊佳蓉

教學專區

(擁有版權與著作權,請勿轉載翻印)

水墨畫的分科大約於宋代才出現,宋代重文輕武,宮廷中設立了頗具規模的畫院,將水墨畫分成山水畫、人物畫和花鳥畫三種獨立畫科。北宋和南宋的山水畫各有特點,北宋大部分是大山大水的全景圖,特別是承續五代的遺風,代表畫家如李成,創出《寒林圖》,具有「林木清曠,氣韻蕭深 」的平遠畫境,近似老子之自然與生命渾然一體的無形境界;「圖畫見聞錄」評李成山水「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其山水不但表現山川氣象形勢的變化,還特別強調季節氣候的特點,創造了「寒林」的形象。

郭熙的《早春圖》描繪自然界由冬轉春的細膩變化,頗似老子的「守柔約強」的柔弱之美;所描繪寒冬剛過的早春景色,山野上冰雪融化,泉水涓涓流下,雄偉山巒位於畫幅正中,如卷雲狀的山頭上生長樹木(以「雲頭皴」畫山巒,以「蟹爪枝」畫樹木,筆法回護),迷濛的晨霧繚繞,近處正中三棵巨松挺立,圖中表現高遠、深遠和平遠,構圖採S形,象徵早春的生命律動。在「林泉高致集」一書中,郭熙提出「三遠四可」的畫論,三遠指高遠、深遠和平遠,四可指可行、可望、可遊和可居,他說:「凡畫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之為得」如老子追求純真自由、超越物我的境地。

米芾、米友仁父子以水墨渲染與橫點的「米家皴」,表現虛無飄渺的情境以及崇尚自然天真的心境,呈現文人之審美觀念,亦符合老子的審美精神。米氏山水,不像傳統水墨山水以勾皴來表現,而是以飽筆水墨橫落生紙紙面,形成層次、模糊感,來顯現煙雲迷漫,雨霧朦朧的江南山水,畫史上稱「米點皴」,在當時頗具創新意義,豐富中國山水的形式和表現力,更加符合文人畫的意趣。

南宋有山水畫家喜歡表現山明水秀的一角圖,產生「殘山剩水」的構圖法。馬遠被稱「馬一角」,他在畫面上常留下大片的空白,描繪山的一隅,水的一涯,隱喻無窮的空間。夏圭也有「夏半邊」的稱號,他的畫面很簡約,圖中的空白比馬遠還多,卻呈現遼闊平遠的氣勢。可見中國繪畫的留白,可以提高大自然運行中山水空靈與無限的氣氛,這就像老子所主張的「有」和「無」,在自然中存在有無,「有」和「無」是一體兩面、相依相存的,山水生於有,而有生於無;宋代藝術家在山水繪畫中,將有無的哲學思想充份的表現出來,可說將老子的美學精神發揮得很透徹。

 

楊佳蓉 於2010-06-23 09:49: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5783〉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5-08-01 1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