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巴洛克時期畫家:委拉斯蓋茲的繪畫風格
2008-02-24 09:13:00

教學專區(第四講)

 

 

 

 

巴洛克時期畫家:委拉斯蓋茲的繪畫風格

 

 

 

 

 

(擁有版權與著作權,請勿轉載翻印)

 

 

 

 

 

 

文:楊佳蓉

 

 

 

 

前言 

 

 

 

 

西元1600年到1750年之間(七、十八世紀)的歐洲藝術為巴洛克時期(Baroque),「巴洛克」字義來自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的珠寶商稱呼不規則形狀的珍珠,有不完美的意思。這時期的畫家喜歡用弧線及斜線來構圖,充滿動態感、誇張感,也有戲劇性的光影和色彩,物象繁複厚重。巴洛克顯示宗教的權威力量和貴族的富足華麗;藝術創作著重於表現強烈感情,有別於文藝復興盛期的嚴肅含蓄。

 

 

 

 

    委拉斯蓋茲(Velasquez,1599-1660)是巴洛克時期的畫家,他是葡裔西班牙人,出生於塞維爾。委拉斯蓋茲成為十七世紀大畫家的歷程中,受到當時巴洛克畫家的影響;而成為宮廷畫家期間,在繪畫風格上產生了變化,義大利之行使委拉斯蓋茲完成繪畫風格的轉變;

 

 

 

 

,現從委拉斯蓋茲的各創作時期分析其繪畫風格。

 

 

 

 

 

 

 

 

 

早期的畫風

 

 

 

 

    當時西班牙出現兩種畫風,一為純繪畫式,代表人物巴契各(Francisco Pacheco 1576-1656)和老希瑞拉(Francisco Herrera the Elder 1576-1656);另為帶有強烈雕塑色彩的畫風,代表人物蘇魯巴蘭(Francisco de Zurbaran 1598-1664)。委拉斯蓋茲在1613年進入巴契各的繪畫學院,但早期的畫風粗礪卻來自對雕塑的模仿。

 

 

 

 

 

 

 

 

 

卡拉瓦喬風格時期

 

 

 

 

    義大利巴洛克先驅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3-1610)的現實感和強烈的明暗對比對歐洲繪畫造成強大的影響,委拉斯蓋茲的前期作品(約1613-1622)同樣受影響,呈現卡拉瓦喬風格,1618年十九歲的作品『老婦烹蛋』(圖一)使明暗法和寫實畫風合而為一,小男孩拿玻璃瓶的手與老婦人拿勺子的手成為畫中聯繫兩人的關鍵,由這裡往右下和左上延伸的對角線分割了兩個人物;靜物畫得很精細,讓人物來烘托靜物。

 

 

 

 

 

    1620年的作品『塞維爾的運水者』(圖二),畫中小男孩把水杯遞給賣水人,使用暖色調的褐色表現明暗和縱深感,構圖以垂直線形成,予人莊嚴,神聖的感受。這時期集中在風俗畫和靜物畫,以自然主義方式,對現實直觀,突顯在強烈光線照射下的物體。

 

 

 

 

 

 

 

 

 

 

宮廷畫家時期

 

 

 

 

    1622年委拉斯蓋茲到馬德里,1623年擔任宮廷畫家,繪畫態度更為謹慎,重視技巧,色調晦暗肅穆,光影對比清楚,背景的色彩簡單,使人物輪廓浮顯出來。畫作主題大多是肖像畫,有王室貴族、王子、公主、侏儒、小丑等題材,畫家捕捉西班牙人在孤獨的外表下,隱藏於內心的豐富情感。1623年為德谷斯曼作肖像畫;而為菲力浦四世所作肖像畫,保留至今約二十幅。

 

 

 

 

    西班牙皇室收藏許多提香(Titian1482-1576)的作品,提香是威尼斯派的巔峰,威尼斯派色彩鮮豔,變化多端,輪廓不明確,用色彩的濃淡度表現人物形象,提香尤其喜歡用豔麗的金色。委拉斯蓋茲受威尼斯派提香的啟示,在繪畫形式和色彩有了改變;由提香畫作攝取養分,而在空氣遠近法、明暗法、光線上達到最完美境界,人物姿態較為輕鬆,色彩較為鮮明。這時委拉斯蓋茲的繪畫主題轉向神話,使人忘記生活的貧苦,1628的『酒徒』(圖三)中巴庫斯形象就是受到提香啟發,而這幅畫又帶給馬奈和塞尚啓迪。

 

 

 

 

 

 

   

德人魯本斯(Rubens 1577 - 1640)於1628 年訪馬德里,曾力勸委拉斯蓋茲赴義大利深造。魯本斯是巴洛克第一大畫家,重鮮豔色彩,具雄壯華麗的樣式,作品充滿人體感官美和享樂的感情;他對委拉斯蓋茲的建議起了作用。

 

 

 

 

 

 

 

 

 

在義大利期間受利貝拉影響

 

 

 

 

    委拉斯蓋茲於1629年訪義大利,受利貝拉寫實主義影響,利貝拉(Ribera1591-1652)是西班牙畫家,從卡拉瓦喬學得自然主義和強烈明暗對比,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宗教畫。委拉斯蓋茲此行完成了繪畫風格的轉變,融合威尼斯派的著色技巧,以及古典主義的理性布局,使得畫作整體自然真實、和諧沉穩。

 

 

 

 

    委拉斯蓋茲於1630年的作品『伐爾肯的熔爐』(圖四),以明暗的技法表現健壯的男體,並有豐富多層次的暖色調色彩,包含淺褐色、深褐色、栗色、焦土色、鎘黃色、橙紅色、鎘紅色……;這幅畫的主題,是阿波羅向伐爾肯揭發他的太太維納斯和馬爾斯互通款曲,鐵匠伐爾肯和和四個徒弟驚訝的表情表現得栩栩如生。

 

 

 

 

 

 

 

 

 

 

返馬德里之後

 

 

 

 

    委拉斯蓋茲於1631年返回馬德里以後,1634年的作品『布拉達之降』(圖五),成就與肖像畫同等偉大。雖參考田比斯達(Tempesta1555-1630)和范文(Van Veen1556-1629)的作品,畫面有鮮明色彩和完美背景,但高度的寫實性更勝兩者,並且融和威嚴和悲痛於一畫中,畫面分成兩部分,左面是戰敗者,右面是勝利者,挺立的長矛顯示勝利的尊榮。

 

 

 

 

 

   

 

       回國後的肖像畫則色彩鮮豔,1634年『卡勒斯王子騎馬像』(圖六),小王子騎馬飛奔於帕爾多公園,陽光遍灑,色彩明亮,躍起的馬匹,透視由下而上,馬的比例被誇大。

 

 

 

『伊索』(約1630-1640)(圖七)的主題是一個希臘貧民文學家,雖是滿臉皺紋,身穿破舊衣服的老年,委拉斯蓋茲卻將他的神情畫得十分尊嚴、高雅。

 

 

 

 

 

 

 

 

 

 

 

 

再訪義大利期間

 

 

 

 

    委拉斯蓋茲在1648年至1651年再訪義大利,1650年的作品『教宗英諾森十世』(圖八)有流暢的筆觸、亮麗的顏色,捕捉表情傑出,表現出人物的鮮明性格。

    1650年的『維納斯的梳粧』(圖九)及1656年的『侍女』(圖十),由鏡子反映人物,這種作法影響了二十世紀的立體派。在『維納斯的梳粧』畫中,維納斯側躺的裸背呈弧形線條,肌理和色彩畫得非常細緻,與鏡裡粗略的臉龐形成對比;委拉斯蓋茲只畫了三幅裸體畫,這幅裸體畫是唯一僅存的作品。

 

 

 

 

 

 

 

 

 

 

晚期登峰造極的畫作

 

 

 

 

    晚期委拉斯蓋茲為小公主馬格麗特畫了許多肖像,『八歲的小公主馬格麗特肖像(圖十一)中,小公主的肌膚和服飾畫得十分細膩、華美,臉部神情具有個性,而似脫離無憂無慮的狀態。

 

 

 

 

 

    『侍女』是委拉斯蓋茲最成熟的畫,描繪皇室成員,畫中除了小公主馬格麗特,還有貴族夫人、侏儒、宗教貴族、宮廷侍官和畫家本身,鏡子理反映出王后和菲力浦四世;這幅畫具有寫實的風格,人物個性敏銳地被刻劃出來,既是肖像群畫也是風俗畫,受威梅爾(Vermeer1632-1675)或荷蘭室內的家庭風俗畫影響。

 

 

 

 

    作品中也有威尼斯畫派的豐富色彩,表現物體上的直接光和反射光兩種不同光源,畫出有體積的強光筆觸。 1962年路加‧喬達諾說:「這是繪畫的神學。」由於這幅畫予人真實存在的感覺,觀眾是可以進入畫中的,而與王后和菲力浦四世同處於場景裡;門框下回顧的人物使全畫的透視線匯集在此點。

 

 

 

 

 

 

 

 

 

結語

 

 

 

 

    委拉斯蓋茲前期作品受卡拉瓦喬影響,掌握巴洛克的特質,以對角線構圖與戲劇性的光影作畫,年輕的他已將明暗法和寫實畫風表現得極為傑出。擔任宮廷畫家以後,陸續繪作許多肖像畫;也受威尼斯派提香的啟發,繪畫的表達較為輕鬆、明朗,創作主題則轉向神話。委拉斯蓋茲訪義大利時受利貝拉的寫實主義影響;並且完成了風格的轉變,色彩自然真實,布局和諧沉穩。

 

 

 

 

委拉斯蓋茲成為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的偉大畫家,在作品中表現自然主義與寫實作風,強調明暗對比、亮麗豐富的色彩,而畫中光線創造出視覺效果,在兩百年後再次感動了印象派的畫家。委拉斯蓋茲捕捉人物表情細膩,使畫中人物個性呼之欲出;留下『侍女』、『布拉達之降』、『維納斯的梳粧』……許多名畫。

 

 

 

 

A. 佩雷斯.桑切斯說:「在他那敏銳的目光和丹青妙筆的背後;在那智慧與辛勞、沉思與傷感的氣質背後,神秘的一角尚未揭開哪!

 

 

 

 

委拉斯蓋茲是位幾乎沒有私生活,情緒沒有波瀾起伏,也沒有表現情感愛戀的人,與其他藝術家多采多姿的愛情故事相較,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而他卻在畫中展現生命的熱情、轉折和感動,不禁對委拉斯蓋茲的藝術創作產生無比敬意。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家&>期刊No71,2008.2)

 

 

 

 

 

 

 

 

圖說:

 

 

 

 

『老婦烹蛋』(圖一):1618年,油彩,99×128公分,愛丁堡,蘇格

 

 

 

 

                   蘭國家美術館。

 

 

 

 

『塞維爾的運水者』(圖二):1920年,油彩,106×82公分,倫敦,

 

 

 

 

                          威靈頓博物館。

 

 

 

 

『酒徒』(圖三): 1628年,油彩,165×225公分,馬德里,              

 

 

 

 

普拉多美術館。

 

 

 

 

『伐爾肯的熔爐』(圖四):1630年,油彩,223×290公分,馬德里,

 

 

 

 

                       普拉多美術館。

 

 

 

 

『布拉達之降』(圖五): 1634年,油彩,307×367公分,馬德里,

 

 

 

 

                       普拉多美術館。

 

 

 

 

 

 

 

 

 

『卡勒斯王子騎馬像』(圖六):1635年,油彩,209×173公分,馬德

 

 

 

 

里,普拉多美術館。

 

 

 

 

『伊索』(圖七):1630-1640年,油彩,178×94公分,馬德里,普 

 

 

 

 

               拉多美術館。

 

 

 

 

『教宗英諾森十世』(圖八):1650年,油彩,140×120公分,羅馬,

 

 

 

 

                          多莉亞.藩菲里畫廊。

 

 

 

 

『維納斯的梳粧』(圖九):1650年,油彩,122.5×175公分,倫敦,

 

 

 

 

                        國家美術館。

 

 

 

 

『侍女』(圖十):1656年,油彩,

楊佳蓉 於2008-02-24 09:13:00發表 | | 最新回應 (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發表人:陳欣怡
[ 發表時間:2009-12-19 00:42 ]
不好意思~ 因為報告需要有作為參考,但有貼轉載的出處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17696〉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5-08-01 1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