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中西美術重要透視法(文圖)
2009-03-28 12:16:00

 

中西美術重要透視法
 
 
楊佳蓉
 
(以下內容供&<藝術欣賞&>、&<藝術涵養&>的學生使用)
(花樣年華油畫之透視課--http://tw.myblog.yahoo.com/c-yang)
 
 
 
   
    藝術家追求美的天性促使其心靈自由達到極限,繪畫之前思索畫面,進一步著手構圖,使得創作的自我能隨心所欲的發揮繪畫空間的美感;於此探析古今中西的繪畫空間處理方法,也就是繪畫透視法,藉以探索藝術之奧妙,並培養審美觀。筆者在此文裡將談到十多種中西繪畫重要透視方法:
一、原始的空間處理法--填空白法多點透視法
 
最原始、最基本的空間安排是沒有秩序的,稱為「填空白法
舊石器時代(30000-10000BC)法國「拉斯寇」(Lascaux)的洞窟畫為代表。
    動物形體多是側面,腳卻以正面角度描繪 (多點透視)
 
 
  

埃及在繪畫、浮雕、墓室壁畫中,特別是在人物上,以側面臉部、正面上半身,側面下半身,不同的視點所形成的畫面組合屬於多點透視法則

 

 

 

 

 

 

 

        &<獵鳥圖&>--埃及新王國時代(1552-1069BC) 貴族雷馬愛夢的墓室壁畫 :
      
 
 
 
二.一次元的空間表現
 
  
   美索不達米亞有「一次元」的空間表現。亞述人(1000-612BC)在阿休魯.巴利巴魯宮殿的浮雕作品,於石板上使用一次元水平方式 ,製作許多戰士、馬匹和戰車圖象,表現君王軍事遠征的題材;「一次元」形成當時的主要表現方法,也是美術上第一次出現有意識性的空間。
 
 
 
埃及人一次元的空間表現,在一條水平線上,把人物、動植物有秩序地左右排列下去,繪畫目的在交待事物,表現事實。
&<獵鳥圖&>是埃及新王國時代(1552-1069BC) 貴族雷馬愛夢的墓室壁畫,有一次元的空間表現。 
 
   
中國漢代的「武梁祠石刻畫」題材豐富,包含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車騎出行、狩獵戰事等,把雕刻的畫像有秩序的安排在水平線上,屬於一次元的空間表現,例如:&<升鼎圖&>、&<荊軻刺秦王及車馬圖&>&<水陸攻戰圖&>(東漢靈帝,山東石刻)

 
 
&<荊軻刺秦王及車馬圖&>
 
 
 
 
三、前縮透視法(Foreshortening)

 

舊石器時代,西班牙阿爾塔米拉 (Altamira) 的「洞穴壁畫」,所描繪的哺乳動物使用「前縮透視法」(Foreshortening)

 

 

 

 

 

 

 

 

 

 

 

 
 
文藝復興前期以及東方繪畫常使用的方式。
以縮小前景之法,避免正常透視時前景過大而擋住後面的物體;相對的,放大後景,滿足觀賞者看到更多、更清楚。

曼帖那(Andrea Mantegna 1431~1506)作品「死去的基督」(圖2-11)的頭部,沒有依照科學性透視法予以縮小,仍然保持恆常性和真實感,相形之下前面的兩隻腳板變小了。

 

 

 

 

 

 

 

 
中國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都可看到近小遠大的前縮透視法 (11世紀末)
 
 
四.平行透視法
 
 
又稱「幾何透視法」
喬托(Giotto 1266/76-1337)之作品「在西勒索除妖降魔」(1297-1300)中的建築物以平行的方式表現立體感。
 
 
中國「文姬歸漢圖」裡的界畫,「斜線從不收斂,不往消失點集中,充分流露出無限之空間。」畫裡這些斜線是平行的,即屋脊、屋簷和地面的線是平行的----平行透視法
 
五、科學性透視法
 
1.亦即近大遠小的透視。
2.當今建築設計圖採用這精密的透視法;
3.此法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烏切羅(Paolo Uccello, 1397-1475),畫作「聖餅的故事」(1465-1469 ),室內空間呈現近寬遠窄,若延長斜線,可以集中於一點而消失。
 
 
六、散點透視法
 
    中國畫中的長條橫披,最常採用此透視法。
    宋朝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頗富盛名,畫中有許多立足點,透過身體的移動,畫家邊走邊畫,欣賞者也邊觀看邊遊歷,不同視點散置,使畫面無盡延伸。
 
 
馬諦斯(Matisse Henri 1869-1954)晚年作品「紅色的和諧」(1908-9)裡,「畫家的眼睛各處移動,而將每一瞬間的景象連接起來。造成散點透視的畫作。
 
 
 
七、矛盾透視法
烏切羅的作品「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 (1436 ),呈現這種矛盾現象,由兩個不同立足點的透視組合在同一畫面 似多點透視。上面的騎士和馬採平視的視點,而下面的紀念碑則採仰角的視點,兩者產生矛盾的視覺空間。

 

 
 
 
八、堆砌透視法
 
以中國的山水畫來分析,可以察覺常以中間的石頭為主,越往上面或旁邊堆砌、重疊的石頭和山巒表示越遠。
 這種東方性的透視在浮世繪中也看得到。在二次元的畫面上以堆砌法表達三次元的空間,有較強烈的繪畫性。

 

五代董源的「洞天山堂圖」
 
 
 

 

 

 

 

九、三遠法的空間

 

 

 

 

 

 

 

 

 

 

 

 
    中國北宋郭熙的山水畫論提出「三遠」:「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法的視點在水平線之下,仰望山勢顯得高聳;深遠法的視點在水平線之上,可以從前景俯瞰後景,有多山重疊的感覺;平遠法的視點在水平線處,可從近景望向遠景。中國山水畫常綜合應用三遠法,在視覺移動下構圖。例: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採用三遠法做巧妙構圖。
 
 

   

 

 

 

 

 

 

 

 

 

 

 

十、鳥瞰透視法
 
 
    亦即二次元平面透視法。塞尚認為繪畫空間和現實空間是不同的,只有回歸二次元的畫面,方具繪畫性。
例如:塞尚的「靜物」(1895 ~1900) 「從艾斯塔克望見的馬塞港」,即以鳥瞰的方式看海面或桌面,水平的物體便立起來了,可以看到其正面,和地面垂直的物體,則以平視的角度就可看到其全面;物體似都往前移動,成為封閉性的淺近空間。

 

 
塞尚 靜物 1895 ~ 1900
 
 
 
十ㄧ、立體主義的透視法
 
又稱為多面式繪畫,如同將物象拆開,形成二次元的平面空間。
畢卡索和布拉克的立體派追求的是擺脫由單一視點產生的支配,否定遠近法,觀察各面,經時間的配合,在「視點的複數化」和「視覺的移動」下,將多視點觀察的各面並存在同一平面上
 
 
 
十二、未來主義的透視法
 
    1.未來派所欲表現的是「正在動的機器或人物」,必須「有動力的感受」
    2.畫家在一定點,觀察物象的移動,加入時間的衡量,將動態的軌跡組合在同一畫面上,

即「流動性透視」,同時應用數個不同的消失點。例:杜象的「下樓梯的女人」(1912)

     3.薄邱尼(Boccioni)主張追求生活中的生命力和速度,甚至以動感的手法構想靜止的物體

 

 

 

 

 

 

 

 

 

 

 

 

 

    杜象的「下樓梯的女人(1912)
 
 
 

 

 

結語

 

 

 

 

 

    藝術家必然同時具有直覺力和表現力,亦即雙重的創造力。哲學家康德(Kant Emmanuel 1724-1804)曾言:「人所以感覺到時、空的存在是與生俱來的,並非後天的培養與經驗。」因此藝術家直覺物體的空間感與存在的時間感,也加以表現出來;反之繪畫設計可運用各種透視法來構圖;重要的是,能以開闊的心靈接觸藝術的多面性,深刻的思索藝術的內涵,而在藝術的創作與欣賞上不斷提升。

 
 
請問以下畫作運用何種透視法?
 
1.路德  讀書
 
 
 
 
 
 
 
 
2. 塞尚  靜物
 
3. 薄邱尼Boccioni   侵佔房舍
 
 
4. 東漢靈帝,山東石刻畫像,水陸攻戰圖
 
 
5.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6.仇英 秋江待渡圖
 
 
 
7.楊佳蓉  絢麗風景
 
8.
楊佳蓉   流金西湖 
 
 
9.楊佳蓉  裸女在奧菲斯美術館前
 
10.
楊佳蓉   波光粼粼威尼斯
 
 
楊佳蓉 於2009-03-28 12:16:00發表 | | 最新回應 (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發表人:李箴
[ 發表時間:2009-03-30 09:54 ]
個人因多重原因暫時無法回到如沐春風ㄉ教室
有幸能在此重溫課程甚是欣慰雀躍
是否該從認真ㄉ閱讀並模仿
我才能進入您ㄉ風景
只是不知老師會不會反對
發表人:新鄰居
[ 發表時間:2009-03-29 18:17 ]
發表這文章不僅可讓人增加更多美術知識,更間接讓人感受到您畫作的深度,這樣的導覽方式很不錯喔!
希望以後多寫些這樣的文章來福利大家
楊佳蓉回覆
[ 回覆時間:2009-03-29 21:29 ]
新鄰居:您好
我希望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藝術與美。
謝謝您
2009-03-29 21:29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16778〉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5-08-01 1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