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醒: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百年指標
2011-11-19 03:54:37
「畫之時者」—是對郭東榮最貼切的形容,他在孜孜不倦創作的同時,對生活週遭所發生的一切也保持高度的熱情。他視對象題材而決定作畫的媒材,也依當時的主觀情感反應而決定表現形式。他的繪畫在變化多端的生活與視覺衝擊下,成為社會寫實下的心情獨白。
他所創立的「五月畫會」,也在臺灣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九五五年郭東榮管理廖繼春「雲和畫室」時,與劉國松、郭豫倫、李芳枝,一九五七年加入鄭瓊娟、陳景容,正式創立「五月畫會」,舉辦第一屆五月畫展,直到一九六六年展至第十屆,因大部分會員先後出國才停止運作。直至郭東榮返臺後,五月畫會重新起步,為臺灣團隊廣納生力軍,入會的成員以各大學美術系優秀畢業生為對象,爾後仍將持續徵召甫出校門的新血投入。
郭東榮具大家風範的魅力,和對於藝術的包容度,在返臺任教藝專及師大時,旋即成為後學晚輩擁戴的中心人物,郭東榮的風骨和諄諄教誨的精神,為一代藝術家之風範。
公害、公益200年 194x259cm 1976年
郭東榮 於2011-11-19 03:54:37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