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醒: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藝術創作隨想
2008-06-15 08:22:00
林瑛哲 《晨曦初現--台中港的清晨》油畫 20F 私人收藏〔已售出〕
心態:
藝術是一個現代人文思想意識形態的綜合反映,是藝術創作者的人生觀、藝術觀、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在作品外部形式的表現下隱藏著藝術創作者的靈魂,這當然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道德規範,價值取向和審美標準。
在價值觀相對紊亂的狀態下,藝術家如何把握自己,如果多元化的方向不可逆轉,那麼今後畫家的努力的方向在哪裡?首先;要擺正心態,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夜成名不可能走得太遠。當下儘管人人都在抱怨當今沒有大師,欠缺力作,但也罕見有人耐著性子去走當年大師們走過的路,心甘情願地經受他們所歷經的寂寞與磨難,這一方面是社會發展歷經所致,一方面也是西方文化衝擊的結果,藝術走向多元化,在湧現出一批認真探索的藝術家之同時,也滋生出不少投機者。
做藝術家需要長期的藝術積累。不要總想自己的作品如何進入博物館,而是努力進入人的心理,具備了這樣的心態,離出現好作品為時不遠了。
林瑛哲
發表人:愛唷咩
[ 發表時間:2009-02-24 14:43 ]
好美。
好像把臉貼進那水面真的能反射出倒影來
好像把臉貼進那水面真的能反射出倒影來
發表人:藝術社會學
[ 發表時間:2008-06-18 22:14 ]
為藝術而藝術的理論把藝術家僅僅看成是自己作品的創造者,我認為真正的,成熟的藝術家總是置身於社會環境中,既為己言又為人言,總是關心著如何去解決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困難只再於如何用有效的藝術手段去反應社會需要.
因此,藝術作品既要滿足社會需求,又要表現美學價值,儘管這兩者存在著矛盾..........
因此,藝術作品既要滿足社會需求,又要表現美學價值,儘管這兩者存在著矛盾..........
發表人:N.C
[ 發表時間:2008-06-16 22:26 ]
不單是藝術如此,就連身邊的事物也是理應如此,努力進入人的心理…時下,急功近利的人愈來愈多,而發自內心、腳踏實地的少之又少了~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