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回應
留言訊息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佛教的禪與禪畫與禪詩
2016-01-05 07:58:03

論佛教的禪與禪畫─兼論禪月大師的禪詩

                   吳枝開*  賴建成**  

 

           

提要:

 

    中唐時期,建立理論的禪宗在教界崛起,其影響力頗大。禪者追求成佛之道,力求自悟,並獲得禪德的啟悟,摒棄思維而崇尚清淨自然。這種禪觀,後來也被書畫家所吸收。佛教的禪,跟書畫的關係,本是指兩件事。但自從禪宗在中國興起之後,透過文人雅士的媒合,在本實上使禪與書畫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然禪家的禪畫與書畫家的禪畫還是有差異性的,這不僅在於是禪家與書畫家的志業不同的緣故,其關鍵還在於禪修與啟悟。

禪與畫,本各有其理與事,兩種的結合,是本體論與功夫論的問題。兩者間有其關聯性,所以到了南禪宗獨擅之世,南禪的禪教超越其他宗派之處頗多,其玄妙之處吸引他宗學人來會取,禪的意義擴大了,文人畫與其他畫風很快地都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禪本強調無思無作,在作用見性上心如巧匠工,意如活技兒,所以要息心自由以獲得無所得智以化民,所以有一些接物之作務產生。但禪教的理論與畫作的俗化,使得禪畫失去了其本俱的生氣,而顯得穨廢,乃至於無聞。本文針對禪與畫的相關問題,來加以申論。

 

關鍵字辭:禪、禪畫、自然、禪月大師(貫休)、石濤

 

 

 

 

 

 

 

 

 

 

 

A Study on the Zen and Painting about Buddhism

       ─The poems of Master Zen-yea

            Wu,Chih-Kai*    Lai,Cheng-Cherng**

 

Abstract:

    In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Zen sect(禪宗)of founding doctrine rose powerfully, and pursued the Attainment of Buddahood with the cognition ofone’sown innate temperament and extinction of the remaining traces. It discarded resemblances and emphasised uponvivid portrait in writing or drawing.

Such paintings are required except self from painter’sdoctrines, painter bears no resemblances, and out of the appreciation to them, thinking what is principal first, and accepting or coping with what falls vertically. This led to the flow of somewhat queer and insolent but free-spirited and simplified expression in painting.

 

     Later,Howere, the Zen painting came to lose its dynamics and decayed due to the decadence of the Zen doctrines. While literary paintings and the kind of painting rose rapidly, in which the free stye are always emphasised by Master. Bold stye and spontaneous expression are included came activated and substituted that place. Since that time, the name of the Zen painting has never been heard.

 

Keywords:Zen、Zen painting、nature、Master Zen-Yea(Guan-Xiu,貫休)、Shu-Tau

內容目次

 

一、緒論

二、禪與禪畫

(一)禪與畫的關係

(二)文化與宗教

(三)禪家的畫作

三、貫休的行實

四、禪悟、禪機與逃禪、禪趣

五、禪畫的意義與禪詩的妙用

(一)書畫非小道

(二)詩中有禪意

六、結論

     

 

 

 

 

 

 

 

 

 

 

 

 

 

一、緒論

    禪本指佛教的三學〈戒定慧〉之一,是指禪定。漢譯為靜慮,或稱思維修,是佛教修學的核心。明復法師稱之為思維訓練的工夫[1],非佛教所能專擅的名詞,佛教之外的宗教或修行家也有禪定的功夫。在中國,它跟宗派結合起來,成為以修禪定為主的宗派,但此禪宗有廣義與狹義的分別,狹義的是指禪宗。禪宗流行之後,禪從原本的禪定之學,而泛指一些跟禪僧有關的行持。舉凡一切人類的行事,跟開悟有關,都跟禪沾上邊。禪餘與禪無餘[2],到後來也成了話頭,甚至於靜坐、鍊氣、運動功法與書畫、茶道及花藝等養生、文藝活動,跟禪套上了關係,就似是脫胎換骨一樣,從俗諦走上了超然與雅趣的境地。

 

    嚴肅的說禪,是一種思維訓練的工夫,其拓展到實際理地「一塵不染」,乃至於一切常民的文藝活動或庶民生活都不離禪心。[3]禪師的禪悟體會以及禪行所謂的「禪無餘」境地,雖非凡夫行所能契及的,但明復法師認為:「禪的悟境可,以表現在社會大眾的現實生活層面」。也就說人們透過淨心活動,能瞥見禪的趣味,體會禪的滋味,這都跟人是否能自我省察與覺省有關。[4]不僅限於理性思維,以非理性思維的開悟境地作藝文活動,就是禪藝文,也就是禪無餘,這不同於文人畫與文人詩作。[5]僧家的禪畫與禪詩、禪話頭、禪偈頌,就是實例,跟開悟的境地有關,而僧家如《禪餘吟稿》客套說此乃禪餘之作,使之與禪餘邊事的一些行事混在一塊。

 

綜觀現今在正信佛教當中,習禪、修禪者頗多,教導禪的道場也為數不少。隨著大陸來台的傳統禪師們的圓寂,再加上現在打禪七道場的風行,教導禪的教師們的素質參差不齊。外道與其他宗教的冥想、靜心的工夫,接踵而至,如今禪修的工夫,是頗為紛亂的。近年來外教外道,儘管他們參學禪宗的某些外貌,卻流於傳統佛教中人所謂的異人、異行之列,甚至有自迷其境而自鳴得意狀。以禪而言,為了不令禪的本意盡失,故用心刊正之,這在禪宗語錄上多見。而明復法師對於僧史、禪家與禪畫理論著墨頗多[6],其在讀完李紹崑所著《彌爾敦與禪道》一書之後,做了如下的深刻感言,其云:「禪法普及外道,如橘踰淮聲,色味香俱非原狀,雖謂是禪,實非禪也。」今日外道之祈禱、靜坐審思、深思、沉思、冥想等,無不皆用以或加以禪的名義,而用之來教習就可想而知。[7]本文論禪與畫,不免論到禪意、禪趣以及與詩書的關係,而僧家除了明末清初的石濤、八大有其卓越的地位之外,而晚唐五代之際的貫休禪師在禪與詩書畫結合的演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加以論述。〈下略〉

………

Ps:另,賴建成、吳枝開,〈禪月大師的畫作與禪的意境〉,參見《圓光佛學學報》第24期,103年12月,頁55─94。

 

 



*吳枝開,明復法師的義子,曾到印度參學,為書畫家,現為東國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專攻佛教美術。其碩士論文是〈中國禪畫的變遷〉,專長在瘦今體書法以及工筆國畫。其曾受學於國寶級大師王壽蘐老師,2003年其畫作「飛天」,曾在中正紀念堂《嵩山連雲四代書畫大展》中展出。

**賴建成,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吳枝開的師兄,專長在禪學、歷史學以及民俗與生命教育。

*The DR classes about Art Science of Dongguk University in Korea, and he makes a special study of Buddhist Art..

**Professor, Dept. of General Education, Jinw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釋明復〈識得來時路─中國古人生活的禪趣〉,《國文天地》第7卷第2期(民國80年7月),頁21。

[2]明復法師說:「林下禪僧,急於證悟,每如喪考妣,不得稍行放逸,那有閒情自娛。這種畫乃是徹悟的僧家化俗拯逆,因機示教,以藝術語言開示禪理的權巧施設,其本身即是禪,何待後有。顯見是撿拾文人牙慧,比照文人畫一辭,創出禪餘這個名辭,卻不想禪實無餘,不暇作畫。」(《禪畫管窺》,《獅子吼雜誌》第31卷第7期,頁21)

[3]釋明復〈識得來時路─中國古人生活的禪趣〉,《國文天地》第7卷第2期(民國80年7月),頁22-23。

[4]參見賴建成〈身心靈與意識的統合問題-以禪道、政治談判與禪藝術活動為例〉,《2010全人教育論壇暨生命、人文與博雅學術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景文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民國99年6月),頁1-18。

[5]《禪畫管窺》,《獅子吼雜誌》第31卷第7期,頁19。

[6]明復法師〈1914─2005〉著有《禪門逸書》、《中國佛學人名大辭典》、《中國僧官制度》、《石濤禪師行實考》等,卒後其門下搜羅許多論文與專著,編著成《明復法師佛學文叢》五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06年9月〉

[7]參見日本《大正藏》第85冊,頁1270b5。 

墨石 於2016-01-05 07:58:03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632〉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6-04-26 2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