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開拓水墨多元嚐試---談李憶含的畫風---王哲雄
2009-11-03 08:59:00
                                王哲雄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西洋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

<> 

  中國水墨畫的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這已經不是新鮮的問題。然而,時值「千禧年」帶來的心理焦燥與徨惑,這個得不到滿意答案的老問題,在即將邁入公元兩千年的當今,又再度地被提起,並且以前所未有的關切和期盼,努力從事腦力的激盪,或許可以理出一些比較清晰的概念,作為另一個「千年」開始的時候繼續推研的目標。
  李憶含就是活在當下礁著而不明確的時代,所以他要思考的事物比別人更多更複雜。一向好學上進又肯用腦思索的他早就不把中國水墨畫侷限在一種單向思維模式去詮釋;只有援引他所條列的創作理念若干句,就不難體驗李憶含危恐「思有失縝密」的焦慮。茲略引數條如下:

(一)古今精神轉化,中西思想匯通。

(二)結合多元文化,創造民族特色。
(三)反映客觀現實,傳達時代見證。
(四)根源生命體驗,呈現內在情思。
(五)理解藝術脈絡,反映歷史真相。

(六)感應現代思潮,探索心靈本質。

  

     單就以上這六條,已經大大超過傳統水墨畫該含容的特質。「後現代」的這一代,世紀末的徵侯尤其明顯,李憶含的創作理念和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智的思維)是李憶含為了探討社會規範中,群體和自我互相依存的關係,藉此影射:人在自我意識的表態中要理性。該作品在形式上的卻使用相當理性的圓弧、方形、垂直和水平之幾何形體與線性結構等元素,組成嚴密相扣的「結構主義」的冷漠畫面,這正是「社會體制」的規範常態。李憶含中體西用、多元文化的思辨,已經讓他跨開東方水墨與西方繪畫之間的蕃籬

  (思想神化)一作,是李憶含有感於世紀末亂象橫生,祈求累積千年智慧思想的中國文化道統,盼思想神化以示悟明救世之道。象徵古聖賢思想道統的雕柱,周圍呈龍蛇狀攀爬浮昇的幻象,以及類似佛門法輪顯像的情境,是以西方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表現的,結構鬆僅有度,傾角透視有望之彌高的神化誘因,是一幅經營成功的作品

  (屹立長存)基本上是將天地萬物的秩序納入抽象的邏輯思考,萬物的表象與精神象徵,原本就有它特定依存運轉的軌道,如日月之運行。李憶含以抽象表現主義的形式,使用水墨暈染拓畫,間採立體主義的結構與象徵主義的符號,並列呈現,渾然一氣:「古今本相續,中外何需分」

  最後,例舉(文明省思)一幅畫,作為本文的結束。該畫是李憶含處身科技主導時期,深深感覺到人類生活體式與價值觀有急遽的改變,此種改變往往與自然觀相違抗衡,致使「文明」的意義迷失。科技如果沒有文明的支撐,人類將會掉入另一次未開發的野蠻時期。李憶含以超現實的圖式、象徵主義的語彙,描繪人類的一隻魔掌正伸入奧秘的宇宙,是福是禍端賴省思再三,警世之言溢於畫表。

李憶含的畫作,極富思想性與文學性,他能貫串古今中外的思想和技法,也表現出相當程度的成熟度,如果能在素材運用上開拓更多元的嚐試,假以時日,必有大成。

  
李憶含 於2009-11-03 08:59: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2410〉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3-11-09 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