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水月空花-萬象唯心 ---評析李憶含「萬象唯心經)」彩墨展 ---曾肅良
2009-11-03 01:46:00

水月空花-萬象唯心 ---評析李憶含「萬象唯心經

Phenomena Originating from Deep Mind)」彩墨展

曾肅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憶含投身於彩墨創作已經超過二十年,長時間以來,不時看到他展覽的消息,在印象中,他的畫風一向勇於多方嘗試,從寫實到抽象,從水墨到彩墨,實不愧是一位用功的畫者。

哲學與宗教性的深奧命題

此次他的展覽,名為「萬象唯心經(Phenomena Originating from Deep Mind)」,是具有哲學性與宗教性深奧的命題,技法與內涵都大別於昔日,畫風有了相當大幅度的轉變。

綜觀這批畫作,是李憶含企圖展現深處心靈的作品,不僅帶有冥想風般思索的痕跡,更帶有濃濃的神秘主義趣味,可謂其近年來,深蘊內涵而且耐人深思的佳作。

分割的形式是主要的特徵,加上細筆渲染的技法,使得作品不但加強了立體、層次與景深的效果,更形成了一種玻璃般的質感,是其作品最顯著的特色之一。

塵盡光生,照遍山河

從玄學的角度來看,他所刻意營造的晶瑩剔透的效果,和半抽象或半具像的表現,恰如其分地,呈顯出他對內在性靈的體悟。我彷彿看到一顆純真原始的心靈,一如一面透光的明鏡(佛家以「大圓鏡智」象徵最高智慧),可以映照出外界的萬事萬物,從畫作裡,我直覺地感受到他的心靈,正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領會,緩緩地沈澱,悠悠地息止,他的心靈似乎已經質變成一顆晶亮圓融、具有那份心靈的能力的多面體,當面對紛繁的人間萬象,絲毫不被染污,而且反射出如萬花筒般的華麗外界。因此,他在作品中不論無意識或有意識地,繪寫晶瑩剔透的蓮花形象,而每一朵蓮花彷彿都隱含著一種說不出的光芒,似乎都即將含苞待放,似乎都將迸射而出無盡的光芒,正如古代禪僧詩偈所謂「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煩鎖,一旦塵盡光生,照遍山河大地」,李憶含的作品,儼然有這種雍容的氣派。

我也直覺地感受到,佛學近年來給他心靈的的啟示,展覽名為「萬象唯心經」,本身已經具有佛學的深意。不可否認地,他嘗試著將佛學與藝術做最密切的結合,但是他的繪畫不屬於佛畫,因為他只是藉著佛教的意象來做符號性的表達,以便呈顯他內在性靈的體悟。因此,象徵佛教意味的蓮花圖象、佛的容顏與菩提葉的等等造型,不斷地出現在他的作品裡。他不斷地應用象徵「解脫」的蓮花為意象,分割成一瓣瓣的圖象,晶亮地閃爍在狀似流動的水泉或氤氳的空氣裡。他畫象徵智慧的菩提葉子,一瓣瓣地,從佛陀的嘴裡光湧而出,正符合佛經裡所記載,當佛陀宣說充滿智慧的佛法,身體與口部放光的典故。

瀰漫而飄動的宇宙「明點」

最值得一提的現象是,一顆顆六角形的光點,如月如夢,似假亦真,似存在又似不存在地,像是折射又像是反射的光點,瀰漫而且飄動在他的許多作品畫面上。以「超心理學」和「宗教學」的角度來認知,似乎可以詮釋這種表現的背後意涵。我覺得藝術家似乎在冥冥之間,已經具備某些心靈能力,去感覺到宇宙「明點」的存在,(「明點」是代表能量的光點,有能力的密宗修性者在功深靜極之際,可以觀照到一種形而上的宇宙現象),但是身為藝術家的李憶含,並不瞭解其中原委,而只能用畫筆不斷地將其「第六感」的感覺,在潛意識的推動之下,以藝術的手法繪寫出來罷了。在一幅「世紀平安」的彩墨作品裡,他將西藏佛像向上輕揚的眼睛擺在畫面最上部,粉紅色而透明的的大朵蓮花,佔據了大半的畫面,眾多六角形的光點穿梭而且浮沈在蓮花之中,最下層繪滿了模糊的人群,似乎暗喻佛陀正悲憫地向下觀照著世間的芸芸眾生。

李憶含的這一系列的作品,是他一瓣瓣心靈的詩葉,一朵朵花葉的意象開放在如煙似夢的人間世,超越紛囂,凌越凡俗。似乎對他而言,萬物萬事,已飄然一如空花水月。似乎人間的憂喜悲歡,唯有心靈,能為船渡,似乎唯有藝術,能解煩憂,這或許是李憶含繪製這一系列「萬象唯心經」的意蘊所在吧。

  2002年秋夜十月  曾肅良   寫於內湖醉花盦燈下

李憶含 於2009-11-03 01:46: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2〉人
  • 累積人氣:〈2463〉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3-11-09 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