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汪玲莉(Wang Ling-Li),一位非典型的台灣藝術家,以圖紙與圓珠筆、簽字筆佐以滿溢的創作能量為主要創作媒材,擺盪在抽象與具體的界線之間,把玩著近似超現實異想的語彙,創作著彷彿繪本圖畫、卻又更加深邃的影像世界。 她的藝術從生活中發展而來,從中隱約透露出生命中的經歷與成長。「創作,是一種我與自我對話的方式」汪玲莉說。她的圖像闡述的不只是一個天真童趣的世界觀,更是她的演化、蛻變,是她內心的種種美麗與哀愁,也是她的希望與恐懼。用符號化作語言,以畫筆說著此種暗號,藝術家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話語,再將問答化作圖紙間的盪漾的回聲。 然而,汪玲莉的創作不只反映了她的生命軌跡、不僅只是刻錄下了她的成長與變化,更精確地來說,「創作」這樣儀式般的行為與過程,同樣也是推動她改變的力量。「我是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因為創作,使我去反思許多事物、傾聽自己的聲音,打開另一層的視野與觀點,」汪玲莉自述,「因為藝術,我看待世界的眼光因此而不同了。」 在她的作品中,無邊的想像化作了數個不同的小世界:太初的生命海洋、轆轆轉動的小鎮、異星生命、混沌之河等等,每個世界各自演化、彼此連結,各成一部趣味的童話,歡迎來訪探索這些世界!
類別專長
紙筆繪畫、壓克力畫、圖文繪本
創作自述
彷彿呼應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安德烈•馬松一派的「自動繪畫」嘗試尋找超脫表意識以外的心靈風景,汪玲莉的作品則是在深潛的自我探索過程中,不斷地脫殼蛻變再蛻變,剝去表象虛假和形式的外皮後,赤裸裸地讓手筆自動地在圖紙中印錄下的刻痕。
汪玲莉的芳療師背景與藝術治療分析訓練歷程,使得她能透過一系列的繪畫暖身儀式來抵達無偽裝的心境。正值看遍人間悲歡離合的年齡,她在「創作」這個冥想歷程中,咀嚼著有關人際、有關生命、有關存在的自問自答。既無人期望標準答案,便不需給出妝點好的答案;只因只有自己能審視答案,那毫不留情的撥開自己也毋須顧慮;在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否盡力挖掘到最深之處之時,逼自己盡力便成最大難事。
汪玲莉的畫作,其圖像畫面即是內心探索歷程與答案的賦形:圖像與符號的演變即是心境的翻騰,走過一場景一場景的畫面,即是閱覽了一個頓悟、而後再還俗般的體悟。所謂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也就大抵如此。
作家行情
姓名 | 出生年 | 類別 | 單位價格 | 計價單位 |
---|---|---|---|---|
記事年表
時間 | 類別 | 紀事 |
---|
小提醒: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