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湯寬義,

筆名泉石.1957年生於遼寧省沉陽市,1981年畢業於遼寧省藝術師范學校美術專業。1986年畢業於沉陽大學師范學院美術系。現為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任教於沉陽農業大學。早年師從李成蹊先生研習花鳥、山水畫,並臨摹了大量的元、明、清山水花鳥畫,積累了豐厚的傳統功\\\力。20余年來利用寒暑假和教學之余,長期不懈地深入生活師法自然。自費外出寫生考察足跡遍布北方的名山大川,荒山僻壤,探尋北方特有的山川之神韻,搜集了大量的創作素材,並創作出一定數量的山水、花鳥畫作品,其部分作品及連環畫,書法篆刻等,散見於各類專業、非專業報刊雜志,曾被多家媒體介紹及受邀參展並獲獎,有近百幅畫作被國內外友人收藏。1989年由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百家畫庫湯寬義國畫山水》專集。1996年與他人合作出版了科普連環畫《芝麻開門》大型畫冊。

類別專長

中國山水畫,花鳥畫

創作自述

秋風冬韻關東情

—讀湯寬義的山水畫 文 /喬學深

秋風冬韻關東情,碧雪黃花滿腹中。月夜茅屋溫濁酒,霜晨犬吠菜香濃。冰河輾轉蒼山遠,暮雲峥嵘孤雁鳴。滿紙淚飛激熱血,疾風寫意踏歌行。這是一位友人送給湯寬義的讀畫詩,詩人贊歎湯寬義的脫俗之氣質,高潔之心性,超然物外而又激情噴發,一位畫家又兼具詩人靈氣,為了自己的理想,畢生追求而不辭勞苦,腳踏關東大地,奔波於山野荒村之中。他在山水畫中表達激情,訴說心緒,這一切,詩人都予以好評,欣然命筆,留下了佳句,以資鼓勵。

走進湯寬義的畫室,映入眼簾的是色彩斑斓的關東秋色,迎面撲來的是迷迷茫茫的關東風雪。滿室的畫作無不充滿著關東秋山的詩意和北國風雪的豪情。置身湯寬義的藝術世界,猶如登上長白山頂,眺望北國那無邊無際的霜染醉林,奔騰蜿蜒的清溪碧水;又如駕著古老的馬車,行進在鄉村土道,飽覽冰雪覆蓋的山野村莊。好一派絢麗的秋色,好一個冰雪的世界!湯寬義正是以他獨到的筆墨忬發著他的關東之情,表露著對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黑土地的眷戀。由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關東赤子的藝術的慧眼所表現的關東獨有的秋的斑斓,冬的風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鑄一方畫魂。湯寬義生在東北,長在東北,關東的沃土滋潤他成長,關東的風情鑄就了他的靈魂。他獨僻蹊徑以他獨有的筆墨技法,創造了他獨到的關東樸實畫風。他的畫作樸實無華,以濃郁的鄉土氣息見長。好多畫界的朋友都說:湯寬義的山水畫充滿樸實淳樸的鄉土味,是關東畫派中的趙本山。正是這樣,湯寬義的山水畫所表現的不是東北的名山大川,崇山峻嶺,而是關東的遠山僻野,田野村捨。湯寬義在平淡的景色中蘊藏著神奇的靈感;酣暢的筆墨中展示著淳樸的畫風。

湯寬義在關東山水畫中嶄露頭角,日臻成熟皆源於他深厚的畫學的功底和艱苦的寫實磨練。

湯寬義早在少年時代,就拜花鳥畫家李成溪先生為師,這對他以後走上繪畫道路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李成溪先生名永成,字成溪,後以字行。他是著名花鳥大師周鐵衡的入門弟子,花鳥、山水、人物無所不擅,尤工沒骨花鳥。李成溪收湯寬義為弟子,既教繪畫,又教做人。對湯寬義要求非常嚴格。湯寬義師從李成溪先生學畫先從臨摹開始。他除了看李先生作畫,臨摹先生的畫作之外,在李成溪先生的指導下,他還遍臨了唐宋元明清許多名家名畫。有許多傳世名畫,他一臨就是幾遍甚至十幾遍。每臨完一幅畫,李先生都結合用筆用墨的具體方法進行認真的指導,點評,講解。數年寒暑,晨昏不辍。直到中學畢業下鄉,所積臨摹畫稿達上千幅,有三麻袋之多。李成溪先生的諄諄教誨,湯寬義的刻苦研習,先人的筆墨熏陶,使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奠定了深厚的中國畫技法功底。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載的下鄉生活,湯寬義繪畫的時間少了,可他卻仍然筆耕不辍,畫畫之余開始臨帖習字,古代名家的碑帖卷冊扎,他無所不臨,篆隸楷行草,他無所不習,至今自成一體的行草已是造詣頗深,十分獨到了。

一九七八年,國家恢復高考升學制度後,湯寬義以深厚的美術功底考取了遼寧省藝術師范學校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八三年又考取了沉陽大學師范學院美術系,進一步深化了理論學習,豐富了理論知識,開拓了視野,提高了他的藝術鑒賞力和藝術欣賞品位,增強了創作力。這期間他對西方繪畫中的素描、色彩、透視、審美角度、觀察方法、表現手段等都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究,並把西方繪畫體系中的繪畫科學原理及表現方法運用到了他的山水畫的寫生和創作之中,使他的繪畫中的筆意、墨韻、光影、色彩`謀篇、構圖、造型`肌理等有機地揉和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

湯寬義重師古人,師今人,但更傾心於師造化。為了更好地體會大自然的氣韻,他遍訪海內的名山大川,奇峰秀水,從關東的長白山、千山、醫巫闾山,到關內的華山、泰山、太行山,從江南的黃山、廬山、娥嵋山到塞外的天山;從遼河、長江、黃河到高原冰川,無處不留下他的身影`無處不印下了他的足跡。無處不繪出他的畫稿`無處不賦出他的詩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豐富了他的畫稿,增添了大量的鏡頭資料。在無數次的游歷寫生中,他在觀察中品味,他在寫生中揣摩,他在創作中感悟,與大自然交朋友,與造化結合,達到水乳交融,渾然天成的境地。由此,他的創作激情如火山噴發般,一發而不可收拾。那一幅幅飽含深情的畫作在腕下筆底油然而生。他愛祖國的名山秀水,可是他更愛家鄉那樸實無華的山野風光。他熱衷於從家鄉那樸實無華山野風光中探尋關東風光的神韻之美,從而打造關東風情那真正的品格,這也就是泉石先生自成一格的筆墨風格之所在。為此,他犧牲的是自己的寒暑假,節日的長假去寫生,去采風。他鑽進深山溝一畫就是幾天。不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朔風凜凜的嚴冬,他都矢志不渝。寒來暑往,二十余載,他已積累了寫生畫稿`采風照片`創作畫作數萬張之多。

巍巍的大興安嶺,林海滔滔,飛雪茫茫。雄偉的長白山脈,碧水青溪,朔風怒吼。關東大地,芳草無際,東北平原,青紗遍野。嚴寒酷暑,冷暖變換,孕育出高山大水,漠漠叢林,蒼松翠柏,白桦紅葉。也孕育出了燦爛的東北文化。關東的燒酒,爛香的烀肉,養育出了豪情萬丈的東北大漢。豪爽,火暴,曠達是關東人的主體性格。描繪關東的白山黑水,讴歌東北的長風暴雪,是關東人的最愛。近五十年來東北地區產生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東北山水畫家群體,湯寬義就是其中之一。

湯寬義生於遼寧大地,受到了關東文化氣質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中來,他是關東畫派中新的一員。

他常說:“鄉土風光是我山水畫的母體,鄉土情結是我山水畫的動力,鄉土韻味是我山水畫的生命。這就是欣賞解析湯寬義關東山水畫的真谛。

湯寬義的山水畫師古而不古,師造化而出新。

南齊謝赫在他的《古畫品錄》中提出了不朽的繪畫理論“六法”,其中首先強調的是氣韻生動,所謂氣韻生動是指一幅畫中所蘊涵的藝術精神,如氣勢風貌,神奇靈妙的表現內容。我們從宋代李迪的《風雨歸牧圖》中看到的是山雨即來,疾風勁吹,牧牛頂風逆行,楊枊亂舞山雨欲來的生動畫面,其氣勢咄咄逼人,再有王希孟《千裡江山圖》中的道道關山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來,其氣勢奪人眼目。當代大師傅抱石、關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中所表現的一輪紅日在萬裡群山中噴薄而出,北國南疆,長江大河,雪山峻嶺,翠柏青松都沐浴在祥和的瑞氣之中,真有氣吞萬裡如虎的豪邁氣慨,這幅畫無論是構圖,還是設色,無論是師古,還是學西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使中國畫的創作水平發展到了最新的水平,這裡都體現了“氣韻生動”這一天才的論斷。

縱觀湯寬義的畫作,我們可以看到,他能夠根據不同的表現對象,不同的季節變化,不同的心理感受來構圖,運筆,使畫面有一種超然脫俗的生動,清奇的韻味。這與“氣韻生動”的理論是吻合的。

在用墨的技巧上,他干、濕、濃、淡、焦五色並用;渴、破、積、潑、染五法兼備。因此,畫面生動而有靈氣,濃墨而不黑,焦墨而不澀,積墨而不漿,淡墨而不薄,“知白守黑得其玄妙”(黃賓虹語),充分體現了他獨到的筆墨功夫。

在山石的表現手法上,他師古而不泥古,正所謂“入乎規矩之中,又超乎規矩之外”(黃賓虹語)。湯寬義青少年時既遍臨名家范本,對各類皴法爛熟於心中。然而,他的畫卻不擬古而死,而是兼收並蓄,融會貫通,無成法,無定法,獨具匠心,頗有新意。所以,看湯寬義的山水畫,山石無定法,他所表現的山石皴法,是斧劈?是折帶?是披麻?是解索?是荷葉?是雲頭?是是而非,無定法,不拘泥,不呆板,使他畫中的山石,坡坎,不但充滿生氣,而且富有靈氣,這大概就是他即有深厚的功底,又能溶古創新的原因所在吧。

在水的畫法上,湯寬義亦是匠心獨運,或勾線,或留白,或著色,無不體現出或流動,或湍急,或平靜清沏的水的質感。在畫水的用色上,由於水所處的地勢不同,環境不同,季節不同,他或染之以花青,或施之以淡赭,或敷之以青綠,或渲之以墨色,無不使畫中的河、溪、澗、瀑、泉展現十足的水的靈氣。湯寬義說:“ 墨有韻,水有光”。在《山腳》中,他用赭染水而不燥,用墨染水而不死,水的濕潤之氣十足。特別是《初秋》中,留白之外,用淡青、淡綠、淡赭、淡墨分別來染山澗小溪,色彩的豐富變化,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了山澗暗部的溪水的質感,同時烘托出了水的光亮和山石在水中的倒影,表現出北方初秋山水的靜谧和心靈的恬靜,使讀者產生共鳴。

在霜林冬樹的表現上,湯寬義善於運用筆的峰勢,墨的干濕,色之冶淡來處理霜林冬樹的疏密、虛實、老嫩,遠近等不同的區別,特別是在畫峰頭巒頂,山坡崖腳的叢林密草時,他總是點染兼施,色墨並

用,使秋冬的山林充滿醉人之色。有的山林色彩斑斓,有的則蕭疏干枯都表達了作者或壯懷激烈,或清冷孤傲的情感。這也許是泉石先生對家鄉的山水獨有的感受。

在色彩的運用上,湯寬義非常講究畫面色彩的冷暖對比,秋天時的秋山,秋林,山野,秋水,那蕭疏的枯林,霜染的黃葉,在湯寬義的筆下,都能挖掘出事物的內在的美感。他總是在以紅、赭、黃調為主的畫面上或用淡青渲染一灣碧水溪流,或用青綠點染一段山坡石崖,即破除了畫面暧色的燥氣,又增強了寒暧對比。就是在他作冷調極強的雪景山水時,也不忘著幾筆暧色而強調對比。例如:《閒聽鳥鳴過,殘雪無忘留》中,本是殘雪料峭的的嚴冬,他卻在畫面中以淡赭染叢林外,又在近樹的枝頭重重地點上一簇紅葉,使寒冷的畫面洋溢著暧意。在雲氣濃重,以花青鋪滿畫面盡顯冷氣的《山腳》中,湯寬義不但用籐黃染出幾株小樹的枝頭,還用淡赭色烘出一片平靜的水面,不僅強化了色彩上的對比,同時也活躍了畫面的視覺效果。有時為了強調寒暧對比,即使是畫積雪,湯寬義也常常用淡赭、土黃等暧色渲染出來(如《雪坡》),然而又不失雪的韻味。象“暮雪”、“夜雪”這些很難用暧色表現的場景,他也要用淡淡的赭色,土黃色等對其中的土牆、柴垜、籬笆進行點染,勾勒。

在彤雲密布,狂風怒吼,大雪紛飛的夜晚,一盞紅燈高高掛在茅屋之上,給人們帶來春的希望。如《冬雪》、《陳雪無奈》、《又是一年寒冬雪》等,在大面積的沉重之色中,用一點亮色,這種亮色具有極大的穿透力,從而增加了強烈的色彩對比,更增加了情緒的感染力。

年近知天命的湯寬義,在他深厚的國畫基礎上和長期的師法造化的實踐上創作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極具特點的山水畫作品,表達了畫家對關東大地的特殊情感,對人間冷暖的感悟,對社會人生的探索,更表現了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追求藝術真谛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二十幾年來,在國內專業非專業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書法,繪畫,篆刻,及連環畫作品。九八年遼寧美術出版社還在“百家畫庫”中出版了《中國美術家湯寬義山水畫專集》。除此之外,他的畫作還先後被國內及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人士收藏。不經一番風霜苦,哪得梅花清香來。近幾年來,湯寬義的山水畫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江山正待細圖畫”,我們期待著湯寬義把更多更好的山水畫呈現在人們面前。

追摹古賢尋真趣,師吾造化得心源。筆精墨妙滋神韻,風情純樸繪新篇。

關東秋色生腕底,塞外晴雪映眼前。經手不負雞燈苦,雲徑深處似桃園。

 

作家行情
姓名 出生年 類別 單位價格 計價單位
 
記事年表
時間 類別 紀事
作品欣賞
小提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95248〉人
  • 最近登入時間: 尚未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