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 藝術碩士(MFA)
經歷:
1998 鳳山大統百貨陶藝名家聯展
2000 成立月源陶坊專業陶藝工作室
2001 東門美術館鳳邑陶會會員聯展
2002 新光三越陶藝文化季聯展
2002 大立伊士丹藝術中心五人聯展
2003 第11屆國家工藝設計競賽 入選
2004 高雄縣文化中心鳳邑陶會聯展
2005 台北捷運藝術櫥窗工藝聯展
2006 藝想天開藝廊(土蝕流)陶藝個展
2007 東方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2008 總爺國際陶瓷藝術交流展
2009~2010 高苑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
2010 鴨母寮的藝術過客(常客)展現展
2010 公共藝術陶壁(良禽擇地而棲)裝置於高苑科技大學圖書館大廳
2011 高雄夢時代~台灣百年食尚風華展
陶藝 書法
.感謝各位朋友的欣賞~多看多接觸就會慢慢瞭解陶藝!藝術欣賞並不 是遙不可及~只要有熱情就可以看得懂了!常有人說起:已經有很多人在燒油滴了,你幹麻還燒阿?
我堅持研究油滴天目的原因:
理由一、油滴是世界公認燒窯的最高難度技藝,雖然很多人在燒,但是真正燒得好的沒幾人。
理由二、大多數陶藝創作者勞心傷神製作各種造型的作品,似乎忘了 陶瓷藝術與其他繪畫、雕塑藝術最大的不同是要經過「火候」的焠煉方能成為一件作品,也就是人為與自然力的結合!而很多人爲了追求 現代藝術潮流,卻捨棄了陶藝最本質的獨特性!
理由三、宋代油滴天目傳世已歷經千年,一直被公認為最美的陶瓷藝術,不會因為時代與審美觀的改變而減低它的藝術價值~
理由四、宋代油滴珍品乃萬中選一,傳世珍品更是不超過五件,三件落入日本人手裡被他們奉為國寶,其餘散落歐美收藏家手裡,而我們故宮所藏油滴天目都非珍品,實是無奈!基於補償心理吧?!所以堅持燒出最好最美的油滴天目留存於後世...
土「蝕」流-以水侵蝕喚醒土的生命
這是我的畢業創作論述題目,創作理念主要表達的是藉由水對土侵蝕所產生的斑剝質感,隱喻時間的洪流對於生命萬物的無情摧殘,提醒人們尊重生命的價值與把握時間的可貴。另外將道家的陰陽虛實觀念以書法的形式運用到作品上的裝飾,將水蝕的方法運用在這上面,讓水擔任雕刻師的角色,表現出書法浮刻的線質美感,配合適當的佈局,注入中國文化的涵養,運用到作品的外在形式;另一層更深的內涵是隱喻靈魂與肉體的陰陽虛實關係,由內在的精神性顯現於外在的形式,而藉這外在的形式,體驗、認識到內在的文化特質與精神,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
姓名 | 出生年 | 類別 | 單位價格 | 計價單位 |
---|---|---|---|---|
時間 | 類別 | 紀事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