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文章回應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楊英風父子雕塑 跨海展出 楊奉琛傳承父親藝術 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展
2010-06-24 03:57:00
刊登日期: 2010-03-03
訊息來源:中時電子報
台灣雕塑大師楊英風雖已身故,長子楊奉琛自小耳濡目染,不僅本身致力雷射藝術與景觀藝術,現亦擔任台灣雕塑學會會長。3月起,北京中國美術館將為台灣這兩代藝術大師舉辦主題藝術展。

雕塑大師楊英風隨著作品〈水袖〉前年被放大並安置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在大陸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響亮。繼2008年4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個展之後,本月開始中國美術館將再推出楊英風的「大器.遇合」以及其子雕塑家楊奉琛的「五行再生」的藝術展。

〈水袖〉安置北京 聲名大噪

2006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時,將楊英風1969年的作品〈水袖〉致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胡錦濤後來建議把作品放大,作為北京奧運的雕塑品,並於2008年在北京舉行安放儀式。〈水袖〉是楊英風的太魯閣山水雕塑系列作品之一,以傳統京劇中充滿陰柔,高度律動的「水袖」舞姿,來表現台灣東部花蓮一帶鬼斧神工、極為雄渾剛健的山勢。問世後,即被藝術界人士視為是融合陰陽,並濟剛柔,深刻體現中國哲學精髓的力作。

楊英風於1926年生於台灣宜蘭縣,1997年逝世於新竹。其學貫東、西,一生創作漫畫、版畫、雕刻、雷射藝術、景觀與建築規畫等各類藝術作品無數,終成台灣雕塑界一代宗師,享譽海內外。生前的藝術創作,曾以「不銹鋼系列」雕塑展現新雕塑媒材的使用,另外結合新時代科技的大膽作品「雷射系列」作品等,更呈現了藝術家求新的創作手法和現代科技結合的特有美感。楊英風於70年代提出了「景觀雕塑」的開創性觀念,表現了藝術家對於自然環境的關心,「大器.遇合」便成為其藝術作品蘊含的另一深層意義。

楊奉琛五行再生 傳承藝術

而在楊奉琛的藝術生涯中,父親楊英風圓融而深奧的藝術生命力,是他藝術創作中最好的導師。楊英風常說「為自己做小作品,為大眾做大作品」,更提醒了楊奉琛在藝術創作上應該本著無我的精神。這兩代之間的藝術淵源似乎是注定的,「想起幼時,家裡的客廳就是父親的工作室。父親總是非常執著、專注地創作,我在一旁玩著,黏土是我唯一的玩具。」楊奉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道。

1955年,也就是楊奉琛出生的這一年,楊英風因〈驟雨〉獲得第16屆臺陽美展雕塑科的第一名,另一件作品〈投〉則獲得第9屆美展「獎項」第一名。楊英風曾在〈薪傳〉一文中寫道:「長子奉琛成長的這一段時間,正是我精力最充沛、工作量也最大的一段日子。……奉琛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他創作生涯的發展歷程。」

而今,楊奉琛創作展的主題「五行再生」,則是對前人藝術思想的傳承與開拓,意味著生命之生生不息依賴的是五行靈真之氣。楊奉琛對藝術創作的執著及熱情與父親不相上下,作品從雷射光雕到雕塑、再到景觀藝術。本次在北京的聯展讓不但可看到代表台灣雕塑史縮影的楊英風諸多作品,也可看到楊奉琛如何以極簡方式來詮釋現代多元世界的面貌,並窺見兩代藝術家獨一無二的風格傳承。

圖說:台灣雕塑學會會長楊奉琛正講解父親楊英風的作品〈東西門〉(圖)。(本報資料照片)

楊英風父子雕塑 跨海展出 楊奉琛傳承父親藝術 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展
相關連結: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2930+112010030200409,00.html
楊奉琛 於2010-06-24 03:57: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5556〉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1-11-20 01: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