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揭開千年木塔水火雷不侵之謎
2008-11-22 11:42:00
鶯鶯塔下,以石相擊,塔內時有蛙聲相應,被列入「永濟八景」。(資料圖片)
 
退休教授揭開千年木塔水火雷不侵之謎
 
作者﹕
 
打印機版

 
【大紀元1月11日訊】「遊人石擊地,蛙鳴貫長空」,在山西永濟普救寺鶯鶯塔周圍擊石,能聽到 「咯哇」、「咯哇」類似蛙的鳴叫;而應縣木塔被傳「水不能淹,火不能焚,雷不能擊」;在五台山顯通寺,古時用來召集僧侶們用飯和做齋時所用的雲牌,可以奏出多種樂曲;五台山「滴水殿」維修之後不再滴水。為揭開其中的奧妙,山西大學退休教授丁士章展開多年的「科技考古」。

鶯鶯九聲


「永濟八景」的鶯鶯塔。(資料圖片)

據山西晚報1月10日報導,從永濟縣城出發,西行約12公里,一座黃土高台突兀而起。千年古剎普救寺,坐落高台之上。這裡是《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寺中鶯鶯塔由此得名。

鶯鶯塔下,以石相擊,塔內時有蛙聲相應,「擊前地, 則聲在塔底;擊後地,則聲在塔頂」。這一現象清時已被人發現,被列入「永濟八景」。然而,塔何故能發蛙聲卻一直懸而未解,為鶯鶯塔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1986年,丁士章自一個同學處聽說此事,大感興趣,邀集多位同仁合作,對此展開調查。

丁士章等入駐之時,正值當地有關部門對普救寺進行維修,更為奇怪的事情在他們眼皮底下接二連三發生:

——「蘇三出了洪洞縣……」1986年的一天,維修工人曹師傅一行剛剛走到塔下, 突然聽到塔內傳來唱戲的聲音。進去一看,塔內空無一人。聲源來自哪裏?丁士章以塔為中心四處尋找,發現距塔南2.5公里處的蒲州鎮文化站露天劇場在唱戲。與戲文內容對照,分毫無差。

——1986年的一個夏夜,塔門緊閉,工作人員正在塔前乘涼,突聽塔內傳來陣陣喝酒猜拳聲。丁士章等人在四周仔細查找,發現聲源卻在普救寺門外62米處的一個農戶家中。此後,這類事情時常發生。同樣是那戶人家,主人一次在廚房輕聲說「快點,客人快來了」,竟也被人在塔前台階上聽到。

1986年至1988年間,丁士章和他的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塔四周幾公里範圍內反覆進行實地測試,發現9種聲學現象。 通過實驗,他們發現了其發聲距離及產生原理——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所處地勢高敞,而四周平坦又無障礙物,它可接受大範圍內傳來的聲波;二是特殊的建築結構,鶯鶯塔每一層塔簷挑出成內凹弧形,能把聲音反射聚匯,「蛙聲」就是十三層塔簷反射聚匯的結果;三是特殊的建築材料,鶯鶯塔身和塔簷全部用青磚疊砌而成,由於黃土高原風沙長年累月吹拂,青磚表面光滑,猶如塗了薄釉料,對聲波反射係數高達0.95~0.98,傳來的聲波,幾乎被全部反射。

應縣木塔「水不能淹,火不能焚,雷不能擊」

應縣木塔1056年建成,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1987年,一場有關是否該給其架設避雷裝置的討論在應縣展開。


應縣木塔「水不能淹,火不能焚,雷不能擊」。(資料圖片)

支持為木塔建避雷針的,多為文物保護工作者及消防部門,他們認為,應縣年雷電日較多,木塔正位於雷電帶上,木塔附近已有多起雷擊事件發生。而木塔總高67.31 米,是中國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也是當時應縣的最高建築,最易受到雷擊。

但是木塔歷千年也不壞,當地人傳言木塔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水不能淹,火不能 焚,雷不能擊」,但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丁士章等人也發現,中國許多古代建築並無避雷針之類裝置,但卻從不遭受雷火之災,應非偶然。

丁士章課題組前後8次的測量數據顯示,除底層及塔剎處有部份塔磚外,木塔全部為木結構,除塔剎外木塔沒有包括鐵釘在內的任何金屬物,塔身材料絕緣;各層塔簷伸出7米或更多,兩簷間平均高度為8.8米左右,雨雪天氣無法將側面完全打濕,各層之間均留有乾燥部份,雨雪天也絕緣;塔基密閉性很好,淺層地下水不能侵入塔基,打開夯土層取樣非常乾燥,塔基絕緣……應縣木塔的建築技藝令丁士章等嘖嘖稱奇。

對各項材料進行絕緣測試及模擬雷擊實驗之後,丁士章等得出結論,應縣木塔存在 「絕緣避雷」機制,只要保證這種絕緣性能不被破壞,木塔就不致遭受雷擊。反之如果強行為其安置避雷針,不僅嚴重破壞景觀,而且容易影響塔身基礎,甚至變為引雷。


應縣木塔「水不能淹,火不能 焚,雷不能擊」。(資料圖片)

台山雲牌叮咚響起

「關焚木魚瘦,齋鐘麥燕腴」,清代傅山詩中的「齋鐘」指的就是雲牌,寺廟中用於召集僧侶用飯和做齋時敲擊伴奏。 一個偶然的機會,丁士章在五台山顯通寺發現一塊雲牌,用之可以敲擊出多種樂曲。

丁士章突發奇想,仔細觀察雲牌各個部位,發現雲牌由不同模具分塊鑄造而成,共分31塊,每塊的幾何形狀、大小及面積各不相同,打擊各個部位分別發出不同聲音。

先後8次往返五台山,測試表明,用木錘敲擊雲牌的31塊結合體,其中間部位及邊緣部份發出的聲音各 不相同,包含了「1、2、3、4、5、6、7」幾乎所有音質。而他們對其它幾處寺廟的雲牌實驗表明,那些只由一塊整體鑄鐵做成的雲牌沒有這些效應,顯通寺雲牌成為國內發現的唯一可以作為樂器使用的雲牌。

滴水不再回聲減弱

「水滴石穿」,自1683年翻修至1982年,數百年間,春夏秋三季,不論晴雨風天氣;簷瓦總在有規律滴水,為五台山十大奇觀之一,文殊殿因此得名「滴水殿」。


數百年間,春夏秋三季,不論晴雨風天氣;簷瓦總在有規律滴水,為五台山十大奇觀之一,文殊殿因此得名「滴水殿」。(資料圖片)

奇怪的是,自1982年文殊殿翻修之後,這種滴水現象從此絕跡。經丁士章等反覆考察分析,發現原來是有的瓦上有洞,下雨時雨水通過小洞流到瓦下,瓦下有復雜科學的貯水裝置,水又利用毛細原理滲到簷瓦,再通過小孔下滴形成滴水。而在貯水裝置下方,有著良好的防水層,確保雨水不會流進大殿。遺憾的是,這座極具 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旅遊價值的巧奪天工建築,1982年翻修殿頂時,由於事先沒有請有關專家學者論證,滴水裝置遭到破壞,除去下雨再不滴水。

同樣的悲劇在鶯鶯塔也有體現。因《西廂記》中有圍廊的有關記載,當時丁士章等學者對塔的回聲機制尚未搞清,當地有關部門斥資40萬元在鶯鶯塔四周蓋了一圈 圍廊,使塔的回聲效應受到極大破壞,只有部份能夠聽到微弱蛙鳴。@(http://www.dajiyuan.com)

 轉載:大紀元新聞網
 
 紀元導航主編信箱推薦給朋友
 
 
江金益 於2008-11-22 11:42: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2784〉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20-11-19 2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