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文章回應
留言訊息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攝影博物館有沒有必要成立?
2012-07-01 03:36:28

攝影博物館有沒有必要成立?如果以"攝影"為名成立了攝影博物館,那是不是也要成立"油畫博物館"、"水墨博物館"、"水彩博物館"...?"攝影博物館"會不會淪為一個"大的放照片、底片的房子"?在沒有全般考量,以及公部門絕對性的、未來性的重視下,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理想狀況下來說,攝影博物館的成立對於臺灣的攝影藝術發展而言,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在日前報紙上報導的內容中提到,因為公部門首長一再更換,導致既定的共識總是無法延續,那麼既然這樣的事情十幾年來一再發生,是不是我們該思考它的問題點在什麼地方?畢竟,我們無法改變部門首長的更動、無法箝制他們要把"這個任務"給好好交接、無法掌握現實的預算問題...太多太多!

攝影已經太貼近生活了!還記得上次看到畫家寫生是甚麼時候嗎?大概在若干年前,甚至沒有看過,但是一定常常看到人家拿起相機隨時隨地用影像記錄生活,是不是因為習慣成自然,這個"自然"降低了大家對攝影的重視,攝影藝術的推展看來平步青雲,卻在十年前和十年後的今天,在觀念上似乎只有"底片"和"數位"的分別,雖然藝術無價,但是無價也有個數字,價格反映了受重視的程度,臺灣上百萬的攝影作品,何時問世?相信攝影界都很期待!

攝影作品的保存相當不容易,一件藝術品如果保存上有了問題,基本上對藏家而言,總是一個掙扎(花了錢,當然希望讓子孫看到、案發的時候可以變賣換現金...等等),攝影界諸多前輩的作品,也往往在欠乏妥善保存而毀損,這些文化的資產不能只靠民間甚至藝術家家屬想辦法,畢竟在經費、在觀念上(家屬不一定熱中攝影,搞不好根本就反對攝影家創作)都有相當的限制,攝影博物館的成立絕對有諸多障礙,而在成立之前,政府或許可以增加各公部門美術館、博物館對於攝影作品的典藏,一方面對作品可以有脈絡地整理,保存的硬體設備上也較豐富,未來臺灣攝影博物館真的成立了,再將這些作品移由攝影博物館專業藏管,作品的價值才不會因為時間、環境的威脅一滴滴流逝。

如果攝影博物館應該立刻成立,先不論地點,有幾個問題也必須要立即克服:

  • 館藏來源:既然是博物館,就應該要有相當數量與水準的典藏作品,起初,館藏作品的來源是否由攝影家或家屬捐贈?還是要官方另外編預算購藏(會不會編?編多少?編了,攝影家或家屬願不願意?雙方對作品價值的認知是否有共識?)前面提到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的攝影作品可移由攝影博物館典藏,但是可不可以這樣轉移?官方又要蓋多少印章?典藏品是主要重點,有很多問題要先克服,與公部門達成共識,才能得到正面協助,這是一個延續性、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大型美術館典藏的攝影作品水準、數量…等,都更值得民眾觀賞,那麼攝影博物館的館藏如何吸引觀眾?
  • 攝影教育:博物館除了典藏作品,「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功能,我們知道臺灣目前沒有攝影科系,盲從的民眾對攝影並沒有很深的藝術觀念,月曆上的圖片、美美的風景明信片…就是攝影,再加上相機、手機等3C商品,拍照幾乎變成全民運動,攝影被「工具化」、「消遣化」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然而,攝影博物館成立後的攝影教育如何延續,讓臺灣跟上世界攝影的腳步?是現在就該想到,並且明確可以獲得相關支援的議題,不該打遭遇戰。
黃國彥 於2012-07-01 03:36:28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1697〉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2-11-25 17: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