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文章回應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011-08-05 11:58:08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中国的市场在开放的同时引进了许多新的技术,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于我们已有的观念进行更改,因此,现在形成了一些人对于过去的思维模式的延续,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留学派或真正对于国际间的艺术发展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在应用一种新思维模式去创作。他们也许不会考虑去迎合目前的大众市场而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大众喜欢的还是以具体形象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但是艺术其本身除了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之外还有引导人们进入更广大的想象思维空间里。它还有引领科技向前推进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一种形式也不管他使用的是什么材料或手段只有他具备一种创新就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艺术被我们自己设定的门槛给咔住了。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教育是一个艺术普及中最大的问题。而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形象只是是骗人的鬼话。即使今天我们的电子技术达到这样的高度,它依然无法代替人类思维。至此,艺术作品的无限复制或执意于具体形象的表现的作品应该属于缺少创造能力的人。这种思想存在越久我们的大众也在这阶段里停留的越长。

 

我的艺术观念和风格的形成是分几个阶段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有取刻意注意过。大约从我学习大写意开始我就欣赏具有表现力相当强的笔墨线条。而我自己到25岁时就一直在想从创作工具进行改变,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创作手段和风格,开始自己制作笔,用不同方法结合混用。但方法和形式的改变并没有使我进入到真正的创作,后来我在自然的创作中走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中我将所有的我所了解的东西都引入创作中,有时甚至是一种声音或什么东西的影子。最后我发现了我所喜欢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我所情愿的自动去表现他,以其代我发言,代我倾诉,代我快乐。比如我画猪,开始我讨厌猪,为什么?因为不了解。小时候天天看它无论其声、其味、其形,似乎就没有欣赏的地方。多年后,上学时了解了些课本知识知道它的用途。到了80年代我们住在郊区没有肉吃,这时才开始注意起猪来。到有猪的地方去观察它,了解它,慢慢的对于这种动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是这只是形象上的,还不够,要从精神方面去了解它。从内心去观察它理解它。这才从这个题材上进行包括参观猪场、写生、摄影、直至最后形成对于它全面的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深入观察和了解,从古今中外的人对于它的描述和有关猪的一切都是我平常所关注的。因为它已经是我钟爱的创作素材了。

 

我认为无论古今人类发展离不开对于美的精神追求,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在物质文明没有达到今天的古人可能更有信仰,而我们虽然发展了、文明了.但是,对于精神的追求和对于自身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能保持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却不比古人高。因此,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尽可能调整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去。在创作中将保持一种自然与我的天然融合。保持艺术创作的灵感。

刘宝杰 於2011-08-05 11:58:08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2094〉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7-07-18 1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