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夫
曾跟隨明復法師修學,師門下多藝術家與宗教史家。因專攻宗教史與禪修,於禪藝術頗能會通。又在張榖年高弟王師壽蘐會下參學文人畫風數年,受益良多,增進了書畫評論的功力。
對於文史哲以及藝術頗有興趣,曾出版藝術與生活美學、生活美學與文化創意兩專書,以及禪學論著數十篇及宗教史專書數冊。還有,佛教藝術論文翻譯數篇。
至於篆刻之門,則受到台藝大玄英的啟發。玄英,學出多門,除文人畫之外,她目前獨鍾愛那工筆畫,於篆刻也甚為著力,頗受名家讚許。
吾又曾參問於王北岳門生王琦大哥,所刻印章,偏重在藝術印以及禪印。
...
- 許國風
禪述東西交流文化多元有機藝術,平衡健全萬物之靈老天賦於創造潛力!從色彩看到時間的無限、從造型看到宇宙超級的空間、從構成學知道生命到相關萬物的有機暨無機構成!真是上天的無三不成理,三位一體的浩瀚宇宙啊!不再受祖先傳下教條的宗教設限,更不再受少數野心的政客之意識形態所控制,及近利的資本家個別利益所操控啊!每一個人都應該從想到、看到、知道歷程,發展還轉萬物之靈完備創造能力!大地所生成的任何自然物質,放大好幾萬倍都是由有機曲線所構成!
...
- 瑞壽
...
- 江青萍
如何活出哲學藝術生活?
人類天生就擁有的感官能力如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甚至第六感,讓我們知道從事精神活動對於存有在這世界上與變遷的環境中,能夠透視在認識藝術之前你毫不需知悉的事情。
如...
- 李明剛
生活在這個島嶼,我總有一份很難除去的心理影響,產生很多不確定感。那種表面上繁華競逐,卻又抵擋不了東風暗換的氛圍,我感覺這土壤存在一種特有的騷動。好像一只透明水缸,滾滾熱水熬煮著,而縷縷不絕的水氣煙霧令我...
- 陳貴蘭
在高溫的燒製過程中,不可掌握的成份居多,前輩曾言:「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闡明這個道理。燒製過程中更經常面臨燒失敗的風險,經由一次次失敗經驗的累積,而成就出一件獨一無二的陶藝作品,然而,在...
- 謝少 hsieh-shao
藝無極 術無邊
目前預估每年可創作1000~3000幅作品~
人生規劃 作品目標要達1~3萬幅作品留世~
敬各界藝術交流指導~
歡迎社會有關慈善公益團體聯繫,本人盡個人微薄之力捐贈作品,該品慈善拍賣所得捐給 弱勢兒...
- 光影魔術師-許釗滂
許釗滂自然攝影的體驗與心境(論)
2012年2月13日 12:37
公開朋友朋友(不含點頭之交)只限本人自訂摯友金士頓梅玉查看所有名單⋯⋯年代新聞台家人Chupei 地區點頭之交返回
...
- 連瑞芬
深入思索山水符碼及水墨本質,認為中國傳統書畫最重要的特色在於『水』的應用,以及『水性』文化的實踐與追求。水輕無形,持久摧堅,亦柔亦剛,充滿變化。相較於西方油畫媒介『油』的凝重,『水』的清靈與無拘更加...
- 郭國相
我思故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