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隆(Chih-Lung Ho)
台灣當代陶藝家,1959年出生於臺北,高職畢業後進入神學院修習三年,而後從事陶藝創作近30年。多年前,何志隆接觸柴燒時,被色澤黝黑、金屬泛光、陰陽不定的陶面多元表層釉色所吸引,歷經數次研究與創作最終進入探索柴燒陶瓷之領域;2009年,何志隆於台東山區創建了以柴燒為名的「志窯」,他鑽研「自然落灰」方式燒陶,以「當地漂流木」作為燃料、對窯爐不斷改進,並仿效古人土坯不上釉的燒陶方法,利用植物燒成的灰自然落在坯體上,經過數百小時的高溫熔融、瓷化結晶,釉層晶瑩剔透,多層次冰裂,形成史上難得一見奇世珍寶,「自然落灰成釉」的青瓷藝術,開創獨具特色的「翡翠青瓷」,為遠古青瓷注入當代風華。
作品已被收藏計有:(如下)
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收藏《翡翠青瓷 柴燒青瓷花觚》
2017年,中國河北省博物院,中國,收藏《翡翠青瓷 孔雀開屏》
2017年,法國藝術家聯合會,法國,收藏《翡翠青瓷 蒜頭瓶》
2016年,彰化生活美學館,臺灣,收藏《翡翠青瓷 梅瓶》
2016年,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臺灣,收藏《翡翠青瓷 心經罐》
2016年,雙清文教基金會典藏,臺灣,收藏《翡翠青瓷 孔雀瓶》
2015年,臺灣文化資產局,臺灣,收藏《翡翠青瓷 細腰梅瓶 》
2015年,永齡基金會,臺灣,收藏《翡翠青瓷 關公尊》
出版品:
- 「漢陶造玉」,2013年1月,佛教社團法人華嚴學會。
- 「登峰造極 何志隆─翡翠青瓷」,2015年2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ISBN 978-986-04-4319-6。
- 「翡翠青瓷:何志隆作品集」,2016年3月,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ISBN 978-957-457-394-3。
- 「宏觀與微觀:何志隆翡翠青瓷創作專輯」,2016年4月,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ISBN 978-986-04-8385-7。
- 「青在當下:何志隆翡翠青瓷作品集」,2017年4月,河北博物院,ISBN 978-7-5310-8514-0。
- 「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年10月,河北博物院編,ISBN 978-7-5310-9450-0。
- 「翡翠青瓷EMERALD CELADON」,2019年6月,中國文物出版社,ISBN 978-7-5010-6242-3。
柴燒、土坯進滿釉出、自然落灰成釉、翡翠青瓷藝術
中國的原始青瓷出現于夏末商初,最初從自然落灰釉得到啟發,後又據此發明人工上釉技術而發展成為青瓷,隨著人工礦物釉及金屬彩釉的廣泛使用與發展,此一利用自然植物釉的中國傳統工藝已經失傳千年。
近有臺灣陶瓷藝術大師何志隆,致力探索中國傳統青釉陶瓷藝術,力求恢復此一古代高超技藝。他以古代造型的陶坯置入自行鑽研改造窯爐中,利用漂流木煆燒,以自然落釉法,使器物上部落釉,下部露胎,經過不斷地探索改良,終於燒制出足與西漢植物釉青瓷器相頡頏的青瓷,不僅具有通透、繁密,色澤紋樣絢麗的多層次冰層裂紋,在陽光或強光照射下,更閃現紅、橙、黃、紅、綠、青、藍、紫七彩光色,作品呈現玻璃態、析晶和分相三釉共存,佔據中國五千年陶瓷史的三大釉系。如此青瓷,不僅在技術上已承續,甚至超越古代傳統技藝,更在精神層面上達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與藝術高度融合的極致藝術境界。由於燒制不易,珍稀莊嚴,傲絕人間,故名為「翡翠青瓷」。
翡翠青瓷的橫空出世經由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耿寶昌先生慧眼品鑒後,肯定何志隆先生作品特色在於360度滿釉、多層次的開片與冰裂,裂紋細如肌膚,且裂紋僅於表層內部不及於表層。翡翠青瓷外觀上有美麗流淌肌理的流釉,內部因複層次冰裂,各層光線的多次折射所產生閃爍之晶光、螢光、迭光等。此等特色放眼陶瓷發展史上時為罕見,故耿寶昌先生譽翡翠青瓷為「中國陶瓷文化新品種」。
2017年以河北博物院為主,中華陶瓷大師聯盟、財團法人臺北市雙清文教基金會協辦,召開《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日、韓、法等國及海峽兩岸70多位學者、專家參加了學術研討會,咸認何志隆仿效原始技藝用裸坯燒出翡翠青瓷,是對中華傳統陶瓷燒造工藝的繼承與突破,堪稱古今一絕,讚譽翡翠青瓷必將成為中國陶瓷發展歷程中的一朵奇葩。隨後,景德鎮陶瓷大學2018年6月舉辦「翡翠青瓷特展」同時,亦召開《中國青瓷學術研討會》,陶瓷界專家、學者群賢畢至,共同探研翡翠青瓷的創燒成就,並在學術研討會的最後做出幾點結論包含對何志隆「志窯」翡翠青瓷的技術評價:「技術難度非常高」、「工藝非常複雜,需要高超的工藝技術來保證」、「窯爐結構獨特,裝窯合適」;其二認同翡翠青瓷的價值:「稀有性與唯一性」、「收藏價值可以預期」、「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必將體現經濟價值」、「天人合一的結晶」。
想認識更多何志隆老師的報導與影片,請至底下網址觀看
官方網站:http://www.mtf.com.tw/
Youtube頻道:翡翠青瓷
FB粉絲專頁:搜尋 何志隆翡翠青瓷
微信公眾號:搜尋 翡翠青瓷藝術文化傳播中心
姓名 | 出生年 | 類別 | 單位價格 | 計價單位 |
---|---|---|---|---|
時間 | 類別 | 紀事 |
---|---|---|
2019/08 | 聯展 | 中國國家博物館「時代新章─中國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 |
2018/06 | 個展 | 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兩岸一家親翡翠青瓷藝術作品展」 |
2018/06 | 受聘 | 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辦「中國青瓷學術論壇會」、榮獲景德鎮陶瓷大學聘任客座教授 |
2017/05 | 聯展 | 受邀至法國大皇宮「何志隆翡翠青瓷藝術雙年展」 |
2017/05 | 專訪 | 河北博物院「翡翠青瓷紀實展」雜誌與影片專訪 |
2017/04 | 個展 | 中國河北省博物院「青,在當下-何志隆翡翠青瓷展」 |
2017/04 | 活動 | 河北省博物院舉辦「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16/11 | 聯展 | 受邀至法國羅浮宮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何志隆-翡翠青瓷」 |
2016/08 | 個展 | 受邀至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承古開新-何志隆翡翠青瓷個展」 |
2016/05 | 專訪 | 央視頻道「探秘翡翠青瓷」系列專訪 |
更多記事年表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