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83年生於台南市

 

2007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

2008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2006ROYAL ELASTICS presents 2006 FREE ART EXHIBITION第六期進駐藝術家

 

 

 

 

2007年張心龍美術創作獎(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2006年非主流/書寫 林書楷個展(高雄豆皮文藝咖啡館)

2006年第一屆龍顏藝術創作獎(作品獲金石堂書局典藏)

2006 FREE ART城市街頭藝術計劃作品聯展﹙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20054KM/h4人素描創作聯展(關渡藝術中)

 

 

 

類別專長

油畫.水彩.複媒

BLOG-http://album.blog.yam.com/leoc62293

 

創作自述

創作動機

企圖以另一種元素、內在的結構、空間性的張力與能量,來重新建構一個實用但又純化的空間美學,而我認為當自己全心投入於創作的同時,如何同時展現當下瞬息間的述說,還不忘畫面空間的張力與結構。其實我的創作正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我並不想當一個任性的抽象表現創作者,而是面對畫布時,從每一線、面、色的組成,開始於直覺,再經由知性調節,湧自心中的意念之象,然後實踐出屬於我的創作方式。「自然創造了我們然而我們卻創造了個人的形體」,而我認為個人的形體,會因為個人不同的感知而有所改變,我把這種觀念運用在我的創作上,創造了屬於我個人的形體與符號。對於我的創作而言創作行為本身卻也捕捉了真正自我的過程。我把這樣的創作行為,稱之為「書寫」。因為我認為「書寫」的精神,可展現出東方的品味與思維,雖然說創作媒材不是水墨畫,但透過作者生命歷程與生命際遇,渴求在畫面上書寫的痕跡,詮釋出一種潛意識的作品意境。不斷勞動「書寫」的精神,傳達出超脫以往感官的視覺力量,重新回到創作者本身。不然在台灣這樣多元的環境之下,面對近年來一波波的潮流起伏中,我想是該要求自己沉澱下來,再重新回來看看自己的作品,也好好看看自己「書寫」的經驗,這樣的經驗更可讓我體悟到,不管科技等等有多發達,但終究要回到人的本質,不然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是很空虛與膚淺的。而當我再面對創作時,則流露出生命的孤獨,移情於藝術創作上,做生命的獨白。希望作品投射出心靈內在的古老精神,藉由自我修養與研究,重新回顧古典藝術中自我面對的主體狀態,如何在當代以一種新的主體起點體現,與在當代藝術中的主體所面臨的自我對話

作品構思

我的視覺經驗源自於我對環境的感受,與記憶內的形,一時在心中激起的象,可隨時組合,但也有古典的秩序,平衡與節奏,當然我認為這並不是保守,而是在當代多元的環境之下,也不忘穩固自己的地基與態度,然後才飄逸、放任、激情與衝動。「希望有一種踏實與內斂的沉穩」,因此畫面會表現出多重覆色,或是形成肌理的組織。作品對我來說,並非廣義所說的「模擬自然」,而是觀察生活所得到的普世價值,或許是個人浪漫思維的感受,呈現在作品有機的表現上。更可說是生活經驗所激發出來的心理情愫,雖然沒有多大的澎湃洶湧,但是卻如同上一段所說的,是對創作上的孤獨感,移情於藝術創作上,是我個人的符號,也是心靈符碼。無論是情緒、偶發或是嚴謹的筆觸。具象或是非具象的,但卻也抽離了外在的表面形式,回到畫面最簡單的造型元素。平時所累積的筆記與影像紀錄,並非是我的作品草稿,而是藉由平常觀察生活與書寫的紀錄,轉化在作品的表現上。人們總是安於感知自身所處的環境,而忽略了已知的表象之下所存有的事物。我們生活在怎樣的城市?日常生活的現象是否讓城市隱藏不同的溫度、光線和氣味,因此我在作品表現上,希望能製造一種具有溫度的氛圍,因此在色彩的表現上,期望發展出動感的、即興的、具有生命力的,創造出屬於我個人的色彩表現方式,來挑戰傳統的美學觀念。更具體的說,是將我的思維與情感投射出來,將我個人潛在的精神向度等等,透過冥想的靈視來表達其隱晦的深處,而藝術創作即是提供了我物質之外的精神模式來撫慰我內在的不安和需求「真實的虛幻」、「虛幻的真實」,抑或「真實的經驗」、「經驗的真實」等,而我就是生存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創作出我的每一件作品。

 

創作過程

站在一張全新的畫布前面並沒有很具體的草圖當然也無法預先設想作品完成之後的狀態而是詮釋個人當下的感受畫面的每一次發展是誕生在我當下內在的解析有時會面的節奏會愈來愈快或是愈來愈慢但我相信此時此刻的狀態是獨一無二的每個重要的階段與過程各種主觀的存在模式或許會隨著生命的感受與接收而不停在改變。所以我認為在創作的過程中,自我當下的狀態是非邏輯的,當然也沒有建立在很明確的觀念準則上,而是我當下很主觀的情緒表現。也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常讓我的感官與情緒產生對抗,也可說是對自我秩序性思維的挑戰。荒誕不經的表現,是我所追求的創作過程,但卻也撩撥我在創作上的呈現,而我所詮釋的就是這種矛盾感。當下的我正積極將理想交媾在現實中實踐,也享受這個詭異的創作過程。

 

當然每個藝術家無論觀點有所不同,或是顛覆、批判、再塑等手法,皆應該事先建立在我們的生活與進行對台灣歷史源流之對話。並能夠在傳統的範疇中,還能夠珍藏著其它取用不涸之礦藏,然後在面對當代藝術之發展,能夠提出一套完整的架構與系普。因此我認為雖然我的創作方式不屬於「後設性」,當然也絕非是一個突發的結果,而是這個階段性的思考與關懷的結果。在材質上,過去與現在所的運用的創作材質,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我想有所轉變的是對一件作品的態度與新的期許。創作不就是應與我們精神內在慾望的渴求產生共鳴之外,其次是對於大環境的責任感,這才是我們所應該要具備的,不然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是很空虛與膚淺的。探討作品「可感知的」的條件是什麼?一件作品的意義何在?在這個充滿複製性影像經驗、數位虛構事物的生活時代中,藝術作品如何表達?觀者如何看?藝術家的「自我」如何說話?藝術「主體」如何浮現?創作的「身體」形象為何?創作是否提供了「他人」形象浮現的基礎?創作與人的關係何在?這些已成為釐清當代藝術可能性的一系列概念的問題。我們所要面對問題如此之多,在這種藝術及其生態條件改變的時代,面對我們台灣這樣的創作環境,我認為不管是面對藝術或是社會時,或許有個人強烈的情感與思緒等等,但也不能忽略了我們所應該擁有的正確的價值觀,或是就可為所欲為,而是重新回到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並且透過段數的不斷提升,將複雜的思想作更單純的表達,才能建立藝術與人類的新溝通語彙。

 

作家行情
姓名 出生年 類別 單位價格 計價單位
 
記事年表
時間 類別 紀事
作品欣賞
小提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二種語言選擇
最新文章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的網站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94739〉人
  • 最近登入時間: 尚未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