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坊的心路歷程--鹿港中生代木雕名家黃媽慶
文/施錫政
鹿港的九降風,讓人想起『十月風沙飛不入,九天霜雪動難侵‧』的詩句,這是描寫九曲巷內冬季靜暖如春的景象,有時用來形容鹿港人生活的韌性,也頗為貼切。
鹿港北投地區木雕名家黃媽慶,卻因樸實木訥的人格特質,加上身體瘦弱,在其身上實在難以找尋那股世俗的生活韌性,只令人感受到一個木雕匠師對藝術的執著,及其雕坊的清寂歲月。經過多年的心路歷程,終於漸漸在藝壇展露出獨具的風格。
鹿港的木雕傳承自大陸泉州派,以細膩風格見長,在花鳥蟲魚及典故人物的刻劃上,栩栩如生;與苗栗三義木雕的豪放與粗獷,相互輝映,各具擅場,是台灣兩個木雕重鎮,皆是名家輩出。
近代鹿港木雕界,以榮獲教育部重要民族藝師的李松林為宗師。中生代則以薪傳獎的施鎮洋、施至輝、吳清波,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李松林衣缽傳人李秉圭,及文建會民族工藝獎得主黃煥文、黃國書、黃媽慶為代表,都是功力十足,經常獲得大獎。
1952年出生的黃媽慶,生長在鹿港北頭的漁村,十四歲國小畢業後,以體力無法負荷討海的艱苦,乃拜王錦宣為師,開始學習刻花、神像、神轎雕刻;由於不斷的鑽研,奠下深厚的木雕功力。學成後黃媽慶以精湛的技藝,在同業中揚名,這在重視名門的鹿港木雕界相當難得。
但為生計問題,黃媽慶早期從事木雕代工,接些觀音中堂、公媽龕等商業作品。後因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對於商業性的工作,感到乏味不已,乃毅然轉向圓雕、鏤雕等藝術路線發展,希望用一生的創作,詮釋他執著的木雕憧憬。
1992年起,黃媽慶屢在全省美展、木雕創作比賽中名列前矛,作品受到公私立美術館典藏。1996年獲得第五屆民俗工藝獎、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第一名;1997年又奪得第六屆裕隆文藝木雕金質獎、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第二名,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國畫名家林偉鎮形容黃媽慶的作品,其刀法細膩地把握物象的質感,觀賞者可從其所雕的蝸牛作品仔細欣賞,蝸牛黏滑柔軟的肌膚,能以木頭粗硬的紋理表現的如此逼真,讓人嘆為觀止,而在物象的動態掌握、景物的佈局、剪裁也有深厚的功力。
藝如其人,敦厚樸實的黃媽慶,其木雕特色在保持原木的樸實無華本質。題材大多是農村常見的瓜果、昆蟲之屬,流露其熱愛自然的本性,作品也都樸實無華,在平凡無奇中,更見一種寫意、優雅的情調。
現任
彰化縣藝術家學會常務理事
鹿港龍山寺原修護工程委員會顧問
台灣木雕協會常務理事
『雕塑』
木雕的工藝,對於一位木雕創作者並不算是太難,只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創作,從萬物中取得創作靈感和泉源,失敗中鍛鍊自己的風格。而ㄧ件好的作品要達到藝術層面,獨創ㄧ格傳承於世,那就要靠不斷學習、構思、選材、技法運用和其他媒材搭配,最後將創作者生命情感的投入是最重要。
姓名 | 出生年 | 類別 | 單位價格 | 計價單位 |
---|---|---|---|---|
黃媽慶 | 1952 | 雕塑類 | 10000~~400000 | 件 |
時間 | 類別 | 紀事 |
---|---|---|
2008/ | 個展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個展 |
2008/ | 個展 | 台北市立社教館個展 |
2007/ | 個展 | 彰化市藝術館邀請展 |
2007/ | 個展 | 嘉義市文化局、市立博物館邀請展 |
2006/01 | 個展 | 獲邀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個展 |
2006/ | 聯展 | 獲邀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之家』聯展 |
2006/ | 聯展 | 獲邀蘭為王者香『2006蘭花工藝展』 |
2006/ | 個展 | 獲邀台南市文化中心個展 |
2006/ | 個展 | 獲邀多倫多及溫哥華台灣文化節,個展『台灣工藝展』 |
2006/ | 個展 | 獲邀三義木雕博物館個展 |
更多記事年表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