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陳正雄1942年出生於台南安平的小漁村,繪畫天份從小就展現出來,廣為街坊鄰居所知。
民國30年代,因為信仰的需要,佛像雕刻在民間仍是重要的生活文化需求,
手藝精良的師傅也會贏得人們的敬重。於是長輩就讓陳正雄拜師學習佛像雕刻的技藝。
14歲國小畢業,經鄰居介紹到北港吳居宅的佛具店作學徒。
吳居宅在嘉義學木雕,出師後曾經在台南工作,娶了陳正雄的鄰居女兒。
吳居宅成家後落腳北港,開設「閭山堂佛具店」授徒傳藝,
除了陳正雄以外還有另外兩名徒弟也在吳居宅的佛具店。
陳正雄當學徒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作些打雜的工作,包括替師傅看照嬰孩。
他常推著嬰兒車散步到北港朝天宮,看著廟宇中被焚香繚繞的精雕木作,感受著莊嚴靜穆的氛圍。
陳正雄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在17歲出師,
經由吳居宅老師的介紹,跟著鹿港唐山師傅李煥美 跑遍全省修廟,
唐山師傅雕刻較為寫實、生動,不制式、不匠氣,追求突破,
今天在大龍峒一帶還可以看到李煥美刻製的作品。
修廟工程通常是由一位師傅頭領工,帶著約10來人的團隊,隊員各有專長,
有人擅長雕刻花鳥、有人擅長人物或走獸,哪裡需要修廟,就往哪裡去,過著遷移的生活。
後來,陳正雄轉到蘇水欽師傅領頭的團隊,一起修了高雄代天宮,
又經蘇師傅介紹到北部黃龜理的工作室工作。 陳正雄大約在23、24歲,開始想要刻些自己的作品,
撿了廢木料,就刻了起來,所作題材仍不脫歷史人物。
有一次,陳正雄向廟口的攤販買油條,包油條的雜誌紙上印了張照片,
是一位輪廓很深、長得很俊俏的外國影星
陳正雄保留了包裝紙,依著照片作了一件雕刻小品。
刻出來的作品受到其它師傅的讚美,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一次,母親因病請醫生許嘉煢到家中看診,醫生看到陳正雄的木雕小品,
將陳正雄的木刻頭像送去比賽。當醫生下次再拜訪陳家時,帶回了一張獎狀給陳母。
陳正雄回到台南故鄉,在家中接佛像訂單或到廟裡修築木作,
直到民國80年代末期才完全轉向創作,不斷在創作上追求進步,
甚至為了買一塊創作的上好材料而跟會。
民國69年,陳正雄的作品開始入選日本新構造的年展,
更受到新構造社雕刻部營運委員山名常人的欣賞,而向保護主義濃厚的社員推薦他從準會友、會友、最後成為會員。
陳正雄曾經於新構造展獲得文部大臣獎,要印畫冊的時候,民族性格強烈的日本人卻認為這個獎項應該只能讓本國人獲得,
而撤銷陳正雄得獎的榮譽。
但參加幾屆新構造展覽的經驗,也開拓後來陳正雄到東京銀座畫廊舉辦個展的機會,
他是台灣早期少數難得有國際交流經驗的木雕創作者。
山名常人告訴陳正雄說:
「在創作上,如果永遠學習別人,只會是別人的影子,不能成為大家,
要成為一名好的雕刻家,必需在不斷工作中,去尋求自己的面貌,去體會屬於自我的成份,才能成功。」
轉為創作的陳正雄,即以熟悉的漁村生活當作雕刻題材,
刻畫出漁民掙扎求生的高貴情操,將生命情感投注於創作之中。
他以到100多歲還在創作的日本藝術家平節田中為精神上的學習對象,
活到老刻到老,用陳正雄的話說就是:「用生命跟木頭拼命」。

類別專長

雕刻

創作自述

活到老刻到老,「我是生來和木頭拚命的人」、「只要存心拚命,做什麼事都可以獲得成功。」

作家行情
姓名 出生年 類別 單位價格 計價單位
 
記事年表
時間 類別 紀事
2010/ 聯展 國境之南──從荒漠到風華:南美會資深藝術家聯展
2010/ 個展 臺中鶴軒藝術 「陽剛」銅雕展
2010/ 個展 臺南市公共藝術──安平「金小姐」銅雕
2010/ 聯展 三義木雕博物館──臺灣vs.日本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
2009/ 聯展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參展
2009/ 個展 臺中鶴軒藝術 「獨一無二」木雕展
2008/ 個展 陳正雄銅雕精品展
2007/ 出版 人生四季—陳正雄木雕作品集
2007/ 獎項 「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文化資產類補助
2007/ 個展 鶴軒藝術「懷恩」銅雕新作展
更多記事年表
作品欣賞
小提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種語言選擇
最新文章
留言訊息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的網站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95254〉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1-11-20 00: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