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文章回應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留言板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張藏槐的留言版
  • 主題:無主題
  • 留言人:全球華人藝術網 陳小惠
  • 留言內容:
    科技即將取代傳統,口耳相傳己經太慢嘍!電子書傳播比實體書發展還要快,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電子書一定會改變全世界以及閱讀行為!」人們習慣上網找電子書看,若加計地球上上網人口上億人,電子書市場之大,引人垂涎。

    全球華人藝術網近年積極推廣藝術家電子書,近年老師您也知道網路的效益以及無遠弗屆的傳達性,全球華人藝術網想邀請老師加入電子書的製作,透過數立電子書能讓老師的作品能夠輕易讓全世界看到,特邀請老師您加入製作電子書的這個計畫。


    先寄一本電子書 全球華人藝術網 劉鎮洲陶藝創作集 http://artnews.artlib.net.tw/ebook_files/liouchenchou/

    給老師參考。

留言時間:2010-05-28 15:23
  • 主題:陳錫煌 與布袋戲戀愛的人間國寶
  • 留言人:小曹
  • 留言內容:「每個角色都有靈魂,請偶時要把精神放進去,靈魂才會出來。」80歲的陳錫煌凝視手中小旦戲偶,滿臉疼惜。

    隨著他的手轉動,小旦靜靜拭起眼淚,那緩緩低垂的秀美臉龐、輕點眼角的纖纖手指,在不言不語中,盡是婉約。

    虔誠請偶 牽引靈魂

    在台北偶戲館的大師工作坊裡,陳錫煌一面請偶,一面喚我「妳也來請請看」。年初獲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被視為台灣版「人間國寶」的他,對戲偶滿懷敬重,從不說「玩布袋戲」或「操偶」,而是說「請偶」;在他眼中,每尊戲偶各有個性,要虔心對待,才能「請」出他們的靈魂,「有靈魂才會好看」。

    當年輕世代只知專在電視播演的霹靂布袋戲,將傳統戲偶放大一倍以上、配合乾冰火花等特效的金光布袋戲,也以劇團數量在台稱王時,陳錫煌始終堅持約8寸大小、真正在掌中揮灑的傳統布袋戲。

    「偶太大,動作就不可能細,想擦淚會擦到下巴!」陳錫煌的藝生吳榮昌說。

    搬演故事 綻放生命

    經由陳錫煌的手,傳統布袋戲偶不僅只搬演故事,還活出獨特生命。他靠的,是從13歲起跟著父親李天祿的實地操練,以及對戲偶的觀察。就因為「常盯著偶看」,無生命的偶一到陳錫煌手中,立刻展現鮮活氣韻,尊尊性格不同。

    像劇團的「當家花旦」,就擁有陳錫煌發明的梳頭動作。在他手中,美人挽起長髮、細膩梳理,再放到肩後,然後起身碎步緩行,又嬌羞回眸一笑,姿態流轉間的雍容,竟似真人。

    與小旦對戲的小生,也在陳錫煌手中,開扇、搧扇、閤扇自如,還能拿筆寫字,動作間,盡現文人書生的風流大度。「我是把偶當人來演出,不是只用偶來演偶戲。」

    他還為布袋戲老生角色中年紀最大的「白闊」,設計能表現年齡特徵的菸具。那是一根長長的菸筒,可讓沒牙的白闊大享菸癮,還能真的噴出煙。

    改良戲偶 更好操作

    祕訣在菸筒後連結的管子:每當白闊在幕前抽菸,工作人員也在幕後忙著抽菸,好將煙吹進管子,一路傳進白闊開闔自如的大嘴,呈現出白闊悠閒噴煙的快活樣。

    陳錫煌能將戲偶演得栩栩如生,除了八旬猶靈活的雙手與生動口白,還因為他持續改良戲偶、戲服,讓戲偶更好操作。

    他承襲李天祿亦宛然劇團的傳統,多是用泉州偶,又以來自花園街偶店、稱為「花園頭」的偶頭為主。這種偶文雅美形,配色柔和,可以他常隨身攜帶的小生、小旦為代表。吳榮昌說,好的花園頭,放久了像象牙,「連毛細孔都細緻」。

    然而近年好的花園頭美則美矣,卻因為常是為收藏家製造,忽略了演出者的需要,量產的卻又太粗糙,「美的不能用,能用的不美」。會操偶、會後場、會刺繡做工,旁人暱稱「萬能ㄟ」的陳錫煌,乾脆統統自己來。

    技藝純熟 旁人難學

    他把偶頭插孔改成符合自己手指大小,好讓偶顧盼間更順暢;再將偶身上的胚布長度改成配合手腕、寬度加寬,以免向來過長過窄的胚布,限制手掌動作;他還為武打戲加強偶腳硬度,讓過去以稻殼或棉花充填的偶腳,踢腿時不再軟綿,能一踢直達頭頂。

    他製作的戲服及帽盔,更在業界享有盛名,無可取代到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已為他報名重要傳統藝術「工藝類」保存者,若再獲肯定,便是台灣唯一兩項「人間國寶」加身的藝師。

    傳統布袋戲漸衰後,戲偶帽盔多用大陸產,但造形往往呈直筒,戲偶一翻滾、帽盔就掉,陳錫煌則獨創帽內凹槽及鐵圈,能抓住偶頭。他80歲的雙眼也至今銳利,線一穿就進針孔,俐落地刺繡縫紉,成果雅麗,大陸學都學不來。

    他還從拆開衣服開始,自己研究版型,甚至講究布料厚薄,「太輕、太重,都會影響偶重量,演起來不漂亮」。精巧手藝使他從10月在台北偶戲館授課以來,吸引眾多徒弟。

    一人撐天 堅持傳統

    為什麼這麼堅持傳統布袋戲?陳錫煌陡地站起,精神到虎虎生風:「若不保存,它就沒有了!」他認為,傳統布袋戲結合戲劇、表演、音樂、藝術、文學,有如綜合藝術,而且一個人就能完成,是許多劇種所不及。

    然而,近年傳統布袋戲不論是藝師、觀眾、戲服、材料都確實漸減,像盔帽上的絨球由於量少,他找遍兩岸工廠都難以配合,竟得尋思怎樣自己做。

    「能做就盡量做啦!」拋開愁緒,行動派的陳錫煌請起丑角,邊念白、邊滿臉融入角色性格的嘻笑表情。那專注煥發的笑容如此純真,彷彿還是那個初次與布袋戲戀愛的少年。

    手藝精湛 年輕人慕名拜師

    「傳統布袋戲演出最方便啦,我一個人帶一只箱子就可以演,為什麼演出機會那麼少?」80歲仍健步如飛的陳錫煌認為,傳統布袋戲不是沒人看,是大家沒機會看到。「一定要培養觀眾、徒弟和後場,不然傳統藝術就沒了!」

    陳錫煌感嘆,他雖是官方認定的布袋戲保存者,但從4月至今,只有3場演出;他年初成立的「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礙於文建會「成立滿一年才能申請扶植團隊」的規定,也無法申請。

    可堪欣慰的是,藝生弘宛然團長吳榮昌、山宛然團長黃武山都用心向學,年底將有驗收演出;也常有年輕人慕名請教,念復興美工的郭建甫,就是被他手藝吸引,從零開始學。

    民俗學者林茂賢認為,在19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攀至高峰的傳統布袋戲,是從921大地震開始走下坡。他分析布袋戲場子以廟會酬神為主,921發生後,廟宇因不宜從事娛樂、且將錢轉往救災,戲班因而減少;「前一年沒演,後一年也就沒演」,傳統布袋戲乃隨著時代變遷漸衰。

    林茂賢也指出,雖然布袋戲藝師漸失,如小西園許王中風、陳錫煌弟弟李傳燦年中過世,不過目前仍有少數傳統布袋戲團活躍,包括北部的亦宛然家族、小西園、女藝師江賜美的真快樂劇團,以及中部的新興閣、新樂園、聲五州、明世界,南部的天宏園、陳正義的祝安掌中劇團等,不過有些只在「文化場」演出。

留言時間:2009-11-11 09:56
  • 主題:無主題
  • 留言人:小育
  • 留言內容:很棒的字喔
    有一種自在的感覺
    渾厚中帶有安全感喔

留言時間:2009-07-02 18:44
  • 主題:好棒的字
  • 留言人:卡麥拉
  • 留言內容:您好,
    不愧是部落格首頁推薦;
    好棒的字...!

留言時間:2009-03-11 22:21
  • 主題:行雨去
  • 留言人:程卓
  • 留言內容:好有設計感的書法作品ㄚ
    各種調性的筆法都有
    就像舞墨一般

留言時間:2008-09-17 09:16
  • 主題:好書法
  • 留言人:珮真
  • 留言內容:寫字誰都會,把字寫美誰都要!
    但老師的書法,寫的真好~筆法、粗細之間、深淺的變化,難人尋味...

留言時間:2008-04-08 23:09
  • 主題:難得糊塗
  • 留言人:家毓
  • 留言內容:您的「難得糊塗」還真是「糊」塗阿~
    字寫來真是大筆如椽。

留言時間:2008-04-08 22:26
  • 主題:張老師
  • 留言人:中搏
  • 留言內容:想不到年紀這麼德到望重的張老師
    也有在全球華人建立部落格
    真是ㄧ大佳音
    老師要放多點作品
    好讓我們大飽眼福

留言時間:2008-04-07 21:28
1 |
  • 今日人氣:〈0〉人
  • 累積人氣:〈8〉人
  • 最近登入時間: 尚未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