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在養生〉養生不等於吃補,而在於平衡
2010-09-04 06:53:33

養生不等於吃補,而在於平衡 

◎自在老師 /  

 

       「我要怎麼補身呢?」「我身子虛,可是一補就上火!」「我有高血壓,一吃補,血壓就升高……」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疑問。而坊間許多養生食品或藥膳,也多強調「補」。「補」了就可以身強體健嗎?

   

       從中醫觀點來看,不論是治病還是養生,主要的原則只有一個——「協調與平衡」。中醫強調人與環境(如天氣變化)的協調與平衡,以及自身陰陽氣血、肝心脾肺腎五臟之間、還加上情志(五臟皆有所關聯的情緒,依序是怒喜思悲恐)等等的協調與平衡。出毛病往往是身心內外各因素不調與失衡的結果。所以,「補」只是維護身體機能平衡的其中一種方法而已。 

        從現代人的養生保健來談,應該是「補充」不足的,「排除」多餘有害的,以及「疏導」鬱滯不通的。養生應具備這樣的觀念以及此三大原則。

        首先,「補」是針對「虛」而言。在補之前,應先了解身體,分辨情形是哪一類型的虛證。大抵氣虛是有氣無力、容易頭昏,宜補氣;血虛會有貧血症狀,如頭昏頭暈、臉色較蒼白、容易口乾舌燥等,應補血;陰虛會有虛火,應滋陰清熱(俗稱涼補);陽虛畏寒,宜溫補。此外,還有肝心脾肺腎五臟的各種虛證,就比較複雜了(為免繁蕪,在此不詳述)。目前一般傳統的養生補品或藥膳,大都傾向溫補性質,所以,燥熱性體質或高血壓患者應留意。 

        其次,在「排除」多餘或有害方面例如受了風寒應該要溫散風寒(如喝薑母茶可以散寒);受了風熱或中暑應清熱清暑。此外,現代人因忙碌或飲食因素,可能會有火氣大、咽乾目澀、口臭、便秘、長痘痘、痔瘡或肥胖等現象,如此則應從清熱降火、清肝解毒、消脂清血等方向來調理,不能一味吃補,否則補品的堆積便會成為另一種毒素。 

        第三,在「疏導」方面,現代人常因運動不足,或過度使用腦力,或情緒緊張、抑鬱等,這些因素容易使氣血運行緩滯,而常有氣鬱不舒、胸悶頭脹、或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情形。所以行氣疏鬱的調理方式,對現代人而言,相形重要。

        大體而言,人生在世,飲食生活,不論辛勞或安逸,每個人的體內都會有不足的部分,也會堆積一些多餘有害物質,以及氣血運行不暢適的地方,只是情況與程度不同。所以在調理養生時,應視身體情形將以上三種原則交替使用,切不可單一原則長期使用——記住,平衡協調才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中醫專業 自在老師

…………………………………………………………..

本文已發表於國語日報及【雲水無心中醫養生帖】網站:

http://www.tztzai.url.tw/a07a.htm#a07a01

本文已收錄於自在老師的養生書《浪漫禪風養生帖》

 

《浪漫禪風養生帖》

/ 吳碧玲‧著

/ 元氣齋出版

/ 200812月出版

詳細書訊:

http://tw.myblog.yahoo.com/tztzai/article?mid=638&prev=1135&next=1281

自在老師 於2010-09-04 06:53:33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3〉人
  • 累積人氣:〈3686〉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7-06-24 22: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