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文章回應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視覺藝術廣角鏡
2010-07-18 09:55:00

                 視覺藝術廣角鏡               林煒鎮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看到最近公共電視在為台灣摧生文化藝術,曾心有戚戚焉的說「媒體做好社會真正需要的文化藝術頻道,才能讓我們在一片浮誇的社會風氣中,找回一個有深度、有廣度、有過去、也有大未來的台灣。」

   證嚴法師曾向慈濟大學學生演講,「看看現在社會亂象叢生,那是因為人们不知道理,打亂了倫理道德。這就需要教育來導正。」又說「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教育社會端賴人文,人人需要培養人文氣質,以人文薰陶內涵與修養。」

    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認為文化、藝術就像健康、照護與基本的生活需求一樣,是政府應該提供給人民的文化福利。多樣的、適合地方各式各樣文化活動的設施空間,將是地方社會福祉的重要指標,這是先進國家廣泛興建文化設施的邏輯。國人旅遊歐洲各大城市,到處可見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文化中心或私人畫廊。然而在台灣,所有藝文團隊都很清楚,要在兩廳院和地方文化中心爭取一個檔期是多麼困難,畫家為了好的展覽館也經常擠破頭。

   今天,台灣所幸從高層到民間,都已開始注意到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性。如長榮集團以航運優惠支持藝文活動,陽明海運以經費直接贊助。贊助文藝活動,在金融企業界已蔚為風潮。建華金控設立「2005年建華愛樂古典精英獎」,台新金控成立「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每年舉行「台新藝術獎」。台新藝術獎分為「最佳視覺藝術」及「最佳表演藝術」兩大獎。得主各可獲得新台幣一百萬元獎金。至於國泰世華銀行,則是透過購買畫家的畫作來鼓勵畫家創作。

   現在把鏡頭轉向咱們彰化縣內的文化藝術活動,及有關文化設施的情形。回溯民國五十八年,筆者應邀在八卦山下的省立彰化社教館,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展出其間,觀眾十分擁擠,原因是正逢農曆春節,上八卦山的遊客都順道前來參觀。也因此讓我深感縣內藝文展示空間的不足,而曾為文呼籲政府重視相關文化設施。但政府限於財政困難一直到民國七十二年,才有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的落成啟用。彰化縣美術家才有個比較寬敞的展示空間,不必再重重疊疊,擠掛於救國團狹窄的走廊。筆者的第二次個人畫展也正是受惠於本省各縣市文化中心的陸續成立。(民國七十八年至七十九年拙作由本縣文化中心策劃巡迴展覽於全省文化中心)。

   今天本縣文化藝術活動的熱絡擴及全民美育風氣之蓬勃,乃是縣民有目共睹的事實,這與翁縣長上任後,唸茲在茲矢志讓彰化成為「優質生活的美麗大縣」有關。縣長既然以文化建設為其施政主軸,除了對文化藝術之倡導與推動不遺餘力外,尤其關心文化藝術展演空間之增闢與規劃。

    三年前有一天,筆者奉命到涂副縣長辦公室,與建築師江重宜等,坐談有關縣府中庭重新綠美化的一些問題,所以要我參加,主要是縣長決定將縣府一樓大廳設置畫廊,另外在縣長室連接會客室,也決定規劃出一間小而美的MINI型畫廊。筆者忝為藝術教育工作者,又身任本縣美術學會理事長,職責所在也曾不揣譾陋提出某些建言。如今雖然兩處展場的規劃,未必十全十美,但都已發揮了它預期之功能。

   縣長室藝廊落成第一檔展覽,是由筆者所策展的「四季彰化 花田城市」。筆者就彰化縣美術學會資深會員中邀請到張培均畫洋蘭、柯榮豐畫虎頭蘭、何瑞卿畫紅玫瑰、陳瓦木畫黃玫瑰、洪遜賢畫康乃馨、林煒鎮畫荷花、張彩鈴畫天堂鳥、簡世哲畫百合、鄭福成畫菊花、許進發畫非洲菊、蔡月娥畫向日葵、吳府廉畫杜鵑,以上十二種花卉畫,還由彰化縣政府配合花博會印製成2004年月曆發行。去年縣長室藝廊,依計劃兩個月排一檔,共邀請了施南生、林俊寅、陳來興、郭煥材、張煥彩、謝里發、趙宗冠、林鴻銘、粘信敏、張培均及筆者等十 一人展出。各人的畫作風格殊異,亦頗為有趣。翁縣長說縣政府一直給人「冰冷衙門」的印象,讓一般民眾難以親近,為突破該「刻板印象」,她致力營造貼近民眾生活情感的環境,而今嚴肅的衙門帶入活潑的藝術活動,不但釋放了民眾到衙門洽公的心理壓力,進而讓民眾有接受藝術薰陶的機會以提昇文化素養。

   至於縣府中庭藝廊,一檔展三個禮拜,九十四年在此展出的畫作有林淑慧、林滿足、鄭麗娟、陳昌銘、張錦桂等人之油畫作品,而團體展出的內容更包括了版畫、攝影、水墨、書法、等。還舉辦了埔鹽素人畫家陳李燕畫展、國立員林高中第一屆美術班畢業展、彰化縣醫師伉儷聯合畫展、彰化縣身心障礙人士作品聯展等。翁縣長說「縣府是屬於所有縣民的,讓縣籍畫家有創作、展覽空間,及給更多的縣民有更多欣賞藝文的機會,是期望每一位縣民都是藝術鑑賞者,我們不僅期待固守基本的藝術本質,我們更希冀於日常生活中注入創意的無限可能。」

    談到縣內「視覺藝術空間」的增闢,將原中山堂舊建築改造為「彰化藝術館」更叫縣民激賞。當民眾看到原本放置垃圾車而雜亂無章的地方,如今變成「藝術廣場」,都讚不絕口。筆者參與籌備的「2005彰化縣藝術季」,展場正是「彰化藝術館」。藝文的空間設施是藝文賴以成長的土壤,它是培養藝文作家和欣賞人口的先決條件。

   目前我們彰化縣不僅文化局天天有展覽,員林演藝聽、縣府中庭藝廊、縣長室藝廊、彰化藝術館也天天有展覽。據筆者所知埔鹽圖書館、員林圖書館也是天天有展覽,其他像永靖頂新鄉民藝廊也幾乎是滿檔。翁縣長希望彰化縣內「日日有展覽;處處有表演」的宏願,如今終於實現了。談及「視覺藝術」大家尤其不可能忘記「大佛亮起來」,「光雕耀大佛;彰化夜璀璨」。筆者千禧年前夕,人在韓國首都漢城倒數計時,當時配合人潮,現場表演的正是「漢城光雕藝術秀」,那是一種數位藝術的美妙結合,絢爛的光彩伴隨著瘋狂的搖滾樂曲,撩撥起觀眾興奮的情緒。想不到咱們的家鄉彰化,今晚的雷射藝術依然令我震奮。

   黃崑巖先生在其所著(談教養)一書,特別重視美感、藝術與教養的關係。他說如果一個人感受力與審美感不敏銳,他對周遭的美不美將無動於衷。他不斷感慨我們所謂的「全人教育」,並沒有注意到給小孩子足夠的審美訓練。我師大教研所同學,現任埤頭國中校長陳燦熀倒是十分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筆者三度應邀到其服務的學校,做相關「審美教育」的專題演講。)也難怪其學校給人特別整潔美麗的感覺、學生的禮貌氣質也與眾不同。

   美學家漢寶德先生指出,目前政府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首先需要把全國國民的「視覺品質」,提高到先進國家的標準,換言之,我們需要成為一個具有「藝術素養」的國家,國民都要有「創造」與「審美」的能力。這也就是筆者所以特別認同,翁縣長之極力提倡「視覺藝術」教育的理念,並敬佩其重視提昇民眾藝術欣賞水準的「眼光」和「睿智」。

   

   

「」

林煒鎮 於2010-07-18 09:55: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2565〉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0-07-23 14: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