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文章回應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關於攝影 (袁藝軒)
2010-04-12 07:19:00
彷彿寂靜無邊的冬夜裡一道凌空乍現的極光,在黑暗中舞動著迷離幻化的彩光,令人目眩神馳之餘,也同時在幽冥飄緲的微光映照中,喚醒週遭景物的形貌,窺探虛空裡的「真實」。好的藝術品總能帶給觀者無以言傳的悸動,一種直接觸及隱藏於表象世界後的真相所引發的震顫,自心臟隨著血液流竄全身。有人因此得到靈魂的解放與滿足,卻也有人因陌生而感到惶惶不安。如果說,藝術品是一種引領人們探往世界之真相的媒介、手段,甚至是工具。那麼,究竟什麼是藝術家所要表達的真相﹖ 柏拉圖曾以其著名的「地窖之喻」,闡釋現象界與觀念界之關係。其中,「光」扮演著開啟經驗世界的重要元素,是使我們的眼睛看到現象世界的唯一真實。這對攝影藝術而言,由於媒材本身的特性使然,顯得特具意義。同為平面藝術,攝影不似傳統繪畫,必須以畫筆和顏料模擬光的存在與效果,來「複製」自然之物,創造某種錯覺下的真實。相反地,鏡頭下的影像即是一種當下的現象。也許最天才的畫家在某種例外的情況下能創造出如此直觀的真實,但是攝影卻能在每張影像上輕易達到這種效果。當一片陰影倏然靜止,在底片或膠捲上棲息之際,旋即產生了一張照片。在審美上,這種經驗,較繪畫更為直接,更為震撼。也因此對攝影藝術家而言,最大的挑戰即在於如何於無意識的時間流裡,捕捉瞬息萬變的自然世界,在剎那間綻放客體現象情境幻化外的「真實」。 與其他以場景佈局刻意呈現某種影像張力的當代藝術家不同,作者選擇回歸攝影藝術的本質,重新探討光與影這兩個攝影基本元素在呈現客體現象上的可能。其創作過程強調影像的偶然性,試圖在自然躍動的光影變化中找尋絕對純粹的永恆意象。彷彿以第三者之眼,冷眼旁觀世間現象的流轉運行,讓客體依自身規律毫無造作地呈現在鏡頭下。但快門按下的剎那,顫動放射的情感同時也無意識地在底片上落下痕跡。這是藝術家主觀的感知覺受,以概念在形象之外創造藝術的空間。如同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 「攝影本身是靜默,是空無,是非動性。它沒有任何意義,・・・ 是刪除所有聲響,動作,以及其他文本或非文本的敘事內容的一種減法。這是一種與「不在場」(absence)緊密相連的「魔力」(magic) 。・・・ 問題在於,如何在圖像內在找到這種「不在場」與消解。」作者不刻意尋找題材,而是隨性地捕捉眼前瞬間即逝的剎那,在藝術家特有的直觀悟性下,作品的題材自然而然在作品完成之際彰顯出來。如此,既無所求,也無所期待,創作的意識與無意識暗自取得了妥協,主體與客體的對立得以藉此達成和解,最終使影像散發出一種近乎古典均衡的特殊美感。此外,或許是出自畫家的本能,這種均衡也反映在其攝影作品清晰明快的幾何構圖中,而在視覺上進一步強化和諧穩定的效果。 就作品本身而論,如前所言,光無疑是貫穿整個影像最重要的條件,卻也是最難以處理的元素。光線的強度是否恰當,決定意象呈現的效果與畫面的質感,甚至整個作品的好壞。在一系列黑白作品中,光線的趣味顯然凌駕物體本身。作者大量運用光影反差對比,藉以襯托物體隱而欲現的形象。然而在手法上,委婉簡約中帶有強烈的繪畫性。一如匈牙利作家奈達斯(Péter Nádas)談及光線在其自身的攝影作品中 「彷彿在物體上撫觸、描摹、自空間裡抽離。」 如果說,作者的攝像動機是印象的,是直觀的,那麼其作品意象即流露出濃厚的抽象風格。這其間,光與影就像正片與負片般,各自創造出相異其趣的視覺效果。我們看到一方面,光束搖身一變成為素描的碳筆,在相紙上時而寫意勾勒,時而反覆描畫,時而淡墨渲染;輕描物體靈動的身形,紀錄時間留下的空間軌跡,讓電影銀幕上重疊反射的字母與人像凝結成寓言一則,讓海面下源源向上滾動的氣泡發出無聲的喟嘆。即使是在水族箱彩色與黑白的歷史對話裡,仍充滿作者令人驚艷的影像詩意。 另一方面,在強烈的反差對比下,大片而濃烈陰影也因此產生某種律動的效果,喚起未知的神秘情愫。彷彿作者將一瞬的時間做了無限空間的延展,使觀者在空間化的一瞬中冥思遨遊而獲得了強烈的抒情意味。這與作者自稱「在事物的形體外發掘其抽象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虛與實、幻與真、不可見與可見交錯互陳,至此,我們似乎在這些作品裡,看到了熟悉的中國意象。留白(在此或為「留黑」)、近乎平面的距離變幻、虛實推移...等。正如老子所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美國前衛音樂家凱吉(John Cage)曾說﹕「人們總是在想,得去理解些什麼。他們腦海中永遠在設想, 作曲家實際上應有某種意圖。」 藝術的直觀性與自然客體的單純性,即在這樣的思考與設想中磨蝕腐朽,而藝術的審美趣味,也將因此喪失殆盡。在我們有能力為眼前的作品在歷史中找到定位之前,是啊! 何必想那麼多呢﹖找回無瑕的內在本質,用心和眼去觀看吧 ﹗也許,如此無所求的觀看,更能貼近創作者心目中自然的真相,一如我們面對這個既真實,又虛幻的世界。 (袁藝軒 德國科隆)
陳以書 於2010-04-12 07:19:00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4582〉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4-03-25 00: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