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玻璃藝術」為當前臺灣正在風起雲湧的一股新興藝術風潮。玻璃以其特殊的材質特性,在視覺藝術中成為令創作者著迷的表現媒材;也由於玻璃藝術創作的作品璀璨晶瑩以及變化多端的形式,開始廣泛受到藝術愛好者的重視。
臺灣的玻璃工藝創作,係以早期發展玻璃工業之技術為基礎,經過數階段的醞釀,逐漸分化出具有藝術內涵的玻璃創作作品。然而在當前的展覽場域中,絕大部分玻璃作品是以傳統元素的表現為主題,如十二生肖、節慶、鄉土情感及日常用品等,雖提供了觀者對於歷史及風土文物的懷念,但對於以個人風格表現為主軸的玻璃工藝創作卻不多見。
新竹是台灣玻璃產業的重鎮,近年來在一群玻璃工藝創作者的努力下,為傳統玻璃工藝注入創新、大膽、迥異的活水,他們將當代的藝術創作觀念帶進玻璃的世界之中;不僅是賦予作品自由多變的面貌,也讓玻璃成為藝術創作的媒材,並且由於與國外的積極交流,使得「臺灣的玻璃藝術創作」逐漸形成特色,並可以與世界同步接軌。
郭原森是目前臺灣當代新銳的玻璃藝術家,他於2001年以來便積極將玻璃藝術作品送件參展,近年來不論是在作品展演、參賽、裝置藝術甚至公共藝術的參與上,屢屢使用玻璃素材創造出獨樹一幟的作品。他除了在每一件作品的形式上,是以富涵藝術語言的視覺效果來呈現之外,他更是冀望在作品的意涵上建構某種藝術概念──「玻璃天然材性」之美,以及在生命的省思中探求「本質」的重要。
這樣的創作風格及意念在本地的玻璃工藝創作中,是一股清新的表現形式。郭原森認為「玻璃」這個素材從被創作者選擇時就應該具有特殊的含意,而不是因為它僅僅是一項傳承而來的技術而已。因此傳統玻璃工藝與玻璃藝術的界線便因創作者的思考而開始清楚分際,也因為思考的角度更多元、更深入而使玻璃藝術具有寬廣的表現空間。
「從亙古到永恆」郭原森玻璃藝術展提供了國內玻璃藝術創作的新視角。觀賞此展覽中他以多元技法呈現玻璃的多彩面貌,更以富涵深刻意義表現玻璃作品的主題,為國內玻璃藝術注入新的活力,也為他自己展開一個完全簇新、更加豐富恆久的時代。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設計學院院長 劉鎮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