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鏡化論 緒論
2009-08-19 12:51:00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因創造改革,得到物質生活的滿足。藝術的使命在於追求精神生活,某種意義上和科學是一樣的。科學的目的在於發現新事實,也就是尋找真理;藝術家則是在於表現新時代的藝術真理。


藝術創作是把人共同的情感及其精神風貌,藉助形象表達出,而不再於堅守金科玉律。藝術創新是一種突破,一種表達真正的自我。筆者的創作利用「影像 ( image ) 的心圖層」及「鏡相折射」相互交織,理性化的表達態度,呈現內心的意象( imagery )理性意味著感性的解咒,它也是人們面對問題真實的根本方式在「鏡相」創作上,以一種反傳統、反邏輯的思維提問「真實」是什麼?


從此求知的過程被一種永恆的懷疑精神所引導,人們不再滿足於知

道世界就如他們所看到的那個樣子,而總是在問「世界真是這樣嗎?」其

背後的原因是甚麼呢?藝術的目的是發現新的視覺方式。創作者通過「

現象學式的觀看」,不斷對繪畫所表達的對象提出發問「它真是你看到的

那個樣子嗎?」。1

後期印象派大師高更 ( Paul Gauguin,1848-1903 ) 認為 「一個藝術家除了用眼睛觀察外在的自然,更應去觀察他的內心,而表現他主觀的感受」。2 觀察不能如同「瞎子摸象」一般,只憑外表猜測;或一小部份,就想涵蓋所有事實真相。藝術家不但要以直覺 ( Intuition ) 去了解事物當下的真實性,更要融合過去,體驗現在,全面觀照現象,這才能創作出作品的深、厚、博,方能使作品具有永久性。

保羅‧畢卡索 ( Pablo Picasso,1811-1973 )


         不是藝術本身在變,而是人的思想在變,因此藝術之所以變,正表

明思想在變。假如一位藝術家改變了他的表現風格,也恰好表明他觀察現

實的方法發生了變化。如果這種“變”能和時代思潮的轉變符合,那麼他

的作品就會變的更好,否則就變的糟糕。3


人的思想必須隨著時空、生活體驗…..等外在因素而改變。

    思想中的此時此刻,意識在無形之中不斷演進著。或許射」的角度更能讓人看清自己卻也迷惘?我將畫面做了高低不一的層次及編織處理,形成有機組合的狀態。鏡面的射,觀看者的形象被扭曲變形,現實與虛幻之間的交給出藝術另一種世界。或許可以藉由鏡子折射的想像,潛入這異度空間揭開生命另類視覺奇蹟原本是靜默的心靈從影像被喚醒;或者,原本是真實的、具體的、平凡的空間被打造成虛擬的、抽象的、驚訝的、異化的曖昧空間 ( equivocal space ) ,這是一個具有魅力的國度。讓人反思到自,存在的意義究為何?人生為何如此難以透徹理解。

海明威 ( Hemingway,1899-1961 ) 說過


「一部好的作品應當像浮在海上的冰山,它只有頂端露出水面,最大的

體積卻藏在水下」。外表的現是一種假定狀態,真實的內在是無法猜測

頂多只能預期。一個人在某一特定的瞬間內對於某些事物的影響,這是過

去經驗,對於他當前的觀察可能有助益,也可能有所妨礙。4

    「思維」有時候會由潛意識投射進入夢裡,這是心裏最深處的表,藉由夢境宣洩。既使鏡子所見的自己,不是完全的真實,而是令人質疑的假象。潛意識反射於夢心裏最深處激發,所展現的只是一種願望的滿足。在「夢境」中所呈現也不完全能代表自己,何況人是善於偽裝的動物連自己本身有時也無法透徹自己面對種種生命生態,有賴自身的意志力提問探索。


十九世紀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家路德維希‧蒂克 ( Ludwig Tieck,1773-1853 )


我的外感官駕馭著物質世界,我的內感官駕馭著精神世界,一切都屈

於我的意志,有生無生的世界都取決於我的精神所控制的鐵鍊,我的生活

不過是一場夢,它的各種形象都由我造成,我就是自然的立法者。5


「現實」就像「理想」被一面鏡子射,是多麼真實卻又那麼遙遠象的真實性我們提出質疑,那些困惑我們靈魂的事物,我們是否該用一個理性的秩序來釐清?在幻覺與真實的曖昧關係中,我試圖喚醒觀察者的視覺注意力。這「對於會思想的靈魂而言,影像取代了直接的知覺,當靈魂確認或否定這些影像是好或是不好,就會予以規避或追隨。所以,靈魂的思惟絕不可能沒有一幅心靈圖像。6


有許多人常喜歡用鏡子,來比喻說明藝術和世界的關係,說:藝術是現實世界的一面鏡子。藝術作為一面「鏡子」,它並不只是「忠實反映」而已它事實上是一面特殊的鏡子,是藝術家的創造物,是想像力的運作結果。鏡中的影像,將藝術家的思維中得到甦醒,是觀念、思維所折的「理型」



1 司徒立 金觀濤 著,《當代藝術危機與具象表現繪畫 》,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51

2 蕭勤 著,《遊藝札記》,台灣省立美術館印行,199310月,頁4

3 蕭勤 著,《遊藝札記》,台灣省立美術館印行,199310月,頁437-38

4 安海姆 著 / 李長俊 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雄獅圖書公司出版,19857月,頁159

5 何新 著,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明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857月,1988年,頁113

6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著 / 薛絢 譯,《意象地圖》,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411月,頁9

田忠和 於2009-08-19 12:51:00發表 | | 最新回應 (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發表人:田忠和
[ 發表時間:2009-10-29 00:00 ]
謝謝您的愛戴,這一系列也是第一次嘗試。我總是想,除了傳統繪畫之外,總要有一些時代性的作品,因為我們都活在當下。傳統與現代都要涉及些,這也是藝術家該有的使命感,當然你我都還須努力。感謝
發表人:vita
[ 發表時間:2009-10-28 16:29 ]
喜歡老師鏡子系列的作品
一體兩面 真的很特別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4753〉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4-07-09 15: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