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醒: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史博館張大千畫展觀後心得
2009-06-01 10:45:00
五百年來一大千,好不容易在星期日(200956/30)端午節連假最後一天,自行開車帶著老婆到歷史博物館,其他台中的慈濟書畫聯誼會的師兄姐與澄懐畫會的畫友們,搭乘遊覽車稍遲的才會來到,我就趁機提早10點開門就近細細品味囉。
大千先生是每一位中國水墨畫家所學習與仰慕的對象,無論其工筆花鳥、仕女,其線條流暢,結構飄逸,設色典雅,真天資與苦練所出來的,另外山水、叢林更是筆法純熟,濃淡乾溼用到極為恰巧,在平常畫冊上所無法體會的就是潑墨彩墨山水了,有的作品是先潑墨,再潑彩,加上膠礬灑鹽等使其自然滲透,後了再於巧妙處購築皴法,或岩層或人家,或叢林等等,畫面呈現出可控制性與不可控制性的藝術特質,在民國早期的畫家裏,惟其一人有這種膽識。
部分敦煌菩薩與護法,其描繪線條的功力真是佩服,有畫工筆畫的朋友就知道,描線是一項極高的技巧,不但測試您手法的穩定性,更是呈現您畫面營造與結構順暢與否的關鍵,如果線條畫拙了,流暢性即消失,可能要變成另外一種拙趣的表現方式了,但那是美感嗎?如果一個女人的身材曲線是拙拙的,那是美感嗎?是一種拙趣嗎?嗯,這牽涉到現代藝術的觀點,不再扯遠了。
總之,我歎為觀止,收穫極多,勤作心得筆記外,另外買一本藝術家雜誌社出版,巴東著作的張大千評論傳記,歷史博物館的那本印得很厚,但我覺得品質不佳,紙值與畫面清晰度,彩度都不大好,好像早期大陸山寨版的藝術書籍,所以我就不買了,希望史博館能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