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發佈訊息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然美感的詮釋
2009-04-29 09:39:00
    傳統的陶瓷裝飾技法,都是出自人為的捏、壓、刻、畫、拍..等等方式去完成一件作品,雖然可表現陶土極高的可塑性,但還是無法真實的反映出陶土真正的本來面貌,但並不是說這些方法就不好或是不能展現藝術創作的精神,只不過無法達到筆者對於「自然美感」的渴望與追求。筆者試著從西洋哲學家對於「自然美感」的一些論述中尋找答案,並試圖依循先哲的論說,在筆者的創作中得到驗證。

一、歌德之自然美論述

    何謂「自然美感」?這裡所稱的自然並非一般所泛稱的大自然,而是指自然界中事物的本來樣貌,有些是外顯易見的,有些則是內隱的、容易被忽略的;對於美感的認定,先排除造形上對於美的特徵及形式原理的條件,真正的美並不能套上純理性的形式法則而求之,而是透過自然物的本質現象的顯現,人為因素無法達到的自然狀態,才能顯出真正的美感與生命力。關於美的論述,引用歌德對美的講法:

    「美是自然的一種『本原現象』或者說,美是自然規律的表現,也就是

    說,美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美其實是一種本質現象,它本身固然從來

    不出現,但它反映在創造精神的無數不同的表現中,它和自然一樣豐富

    多彩[1]

    世界是一個充滿生命和創造力的整體,它日新月異,不斷地運動和變化,它是多與一的統一,一切都是自然,而自然又表現為萬物,美就在這萬事萬物上顯露出來,實質上是創造精神的表現。但歌德並不認為「自然的一切表現都是美的」,只有那些具備了良好的條件,從而達到自然發展的頂峰,實現或符合自然目的的事物才是美的[2]。水對於土的侵蝕,雖然是藉由其本身的物理特性,例如土的分子結構、排列順序、粒質粗細與密度等等因素,必須在各種有利條件的配合之下,才能完成符合自然的目的作品。

     雖說利用水的侵蝕可以達到土的自然質感,但又不完全是模仿自然,而是利用其自然的特性,加上巧思與經驗的累積而創造出來符合美感條件的,水蝕的過程好像雨水、海浪經年累月沖刷大地、海岸岩石的一個縮影,其斑剝的肌理彷彿是歲月的刻痕,時間的流逝。下面引用歌德對美的論述,更能說明筆者追求自然美感的理念。歌德認為:  

    「藝術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基於自然的一種創造,是對自然『最稱職的
    解釋者』藝術應當把創造的美加到自然身上,使題材得到昇華,通過個
    別表現出來。對於藝術家來說,自然只是藝術的『材料寶庫』,藝術家
    要憑偉大的人格去勝過自然,創造出『第二自然』,這是一種感覺過的
    ,思考過的,按人的方式使其達到完美的自然,也就是一個美的有
   生命的顯出特徵的整體[3]。」  
二、康德之自然美論述
    藝術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通過這種關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美感
。這種關係可以用這兩句話來表達:
      「自然如果同時看起像藝術,就是美的;藝術只有在我們意識到它
    是藝術,但同時看起來像自然時才是美的。」
    「有機物有與藝術的類似之處,就此而言,可稱其為自然的"藝術"
    "技藝"…………。但有機物的產生又不能完全按照藝術產生的方式
    來理解,因為它並不依賴於外在的原因,它產生的原因就存在於自身
    之內。把自然作為自然的審美鑒賞並不是在於保持物理自然的原態,
    而在於自然能夠合乎本性地發展。」[4]   
    一切藝術創作,都是藝術家的人為製造,如果純粹是自然的景物,藝術也就無從
談及。所以,審美及藝術創作的自然,並不是要人們完全放棄創作的行為
,而是要順應審美及藝術創作的客觀條件,符合物理材料自然的本性,自
然而作。康德在這方面的看法與莊子的觀點不謀而合,莊子認為美就在於
自然無為,順應物性。他提倡天工、天籟和雕刻眾形而不為巧的自然創作
方法。[5]
    土的物理特性,具有可塑性,在成形的過程中,土的分子排列會順應作者的製作
手法,或捏或拍或拉等方式,而在作品的表面造成不同的紋理,尤其是在
使用不同質地的土質混合掺雜其中,更加能夠突顯其物理特徵。當作品經
過水的侵蝕之後,土的質地疏鬆的部份會被侵蝕得較為明顯,呈現凹陷的
質感,細密質地的地方則被侵蝕得較為緩慢,呈現外突的質感,如此就能
巧妙而且自然的表現土的自然美感。  
三、黑格爾之「藝術與自然」
     當代藝術有一流派-「超寫實主義」(1960~1970年代),這類的藝術家憑藉著過人的觀察力與技藝,走寫實逼真風格,製造出幾可亂真的藝術創作,有仿造皮革提包(2-8) 、皮衣(2-9)的美國陶藝家-瑪莉蓮‧萊文(Marilyn Levine 1957~)[6],及仿造殘破木材(2-10)、豆腐(2-11)的旅美陶藝家-陳景亮先生[7],二者都是藉著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遺留下來的破舊物品,歷經長時間的使用,總刻劃著歲月情感與特殊意義,激發人們對失去歲月時光的追憶與懷舊趣味。 但在這裡所要探討的是自然本質的問題,若是以這個觀點來看這二位陶藝家的創作,顯然違背了「土」的本質;雖然前一節曾提到「陶瓷」可以仿造各種異質材料的質感,若是回歸到「土」的本質這個觀點,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皮革、木材、豆腐,做得再逼真,終究還是假的」。黑格爾在〈摹仿自然說〉裡提到:
        這種複製可以說是多餘的,因為圖畫、戲劇等等用摹仿所表現出來的
    東西─例如動物、自然風景、人的生活事件之類─在我們的園子裡、房
    子裡或是遠近熟習的地方都是原來已經存在著的。[1]
    
    黑格爾對於美的本質的看法,認為應該是由它自身發出來的,而不是經由外力造成的。強調外在的形式應該和材料自身的特質吻合,而不是違背材料的特性,機械性的去遷就摹仿別種物質。他還認為藝術要是造出逼真的東西來,那只可供娛樂,用熟練的技巧去複製原已存在的東西,固然可以藉此得到一些樂趣,但是仿的愈像,令人看久了就感到乏味了,甚至感到嫌厭。因此,藝術的目的在能隨著材料的本質自由地展現出外在的形式。他認為藝術「不是因為它很自然,而是因為它製作得很自然」[2]


[1] 瑜青:《黑格爾經典文存》,15頁,200112月,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2]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374頁,1996年,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張桂維 於2009-04-29 09:39:00發表 | | 最新回應 (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發表人:阿明
[ 發表時間:2009-09-14 18:12 ]
挖阿老師真認真在寫文章
!
發表人:鐵支路
[ 發表時間:2009-04-29 15:55 ]
藝術和自然之間的關系,真的不簡單,藝術不是創作嗎?但自然也是大地的創作,如果覺的自然美了,就是藝術,是這樣嗎?不管如何,謝謝分享
張桂維回覆
[ 回覆時間:2009-04-29 23:57 ]
感謝您的回應!所謂藝術是指經由人類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才稱為藝術,自然無論多美終究不是藝術!假如自然的樹瘤或木紋很美,經過人為的巧思加以創造,雕刻成品,就可稱為藝術,而其藝術的層次高低則取決於創作者的藝術修為與技術,這是小弟個人之想法,提供您參考!! 歡迎常來喔!也歡迎到我的雅虎部落格逛逛~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guewei-migichizino
2009-04-29 23:57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3430〉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3-06-01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