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留言訊息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有關維摩詰的圖像與信仰
2018-05-27 12:27:58

  

藝術家除了書畫藝術之外,理論與知見的充實也是頗為重要。

多年來, 我也學習發表文章。

……………….

生命關懷與圖像信仰---以維摩詰為例

          吳世英*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李岳牧

    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提要:

 就宗教徒來說,神道與圖像都是信仰的重要表象之一,但它們勢必要跟某些禪教思想連結在一塊,作用以見性,才會使信仰更加深化人心。《維摩詰經》傳入中國之後,尤其是在兩晉南北朝之時,深得權貴和士大夫的喜愛。因此經籍的流傳,就出現了一位以居士人物為核心來論說佛法,這就是維摩詰居士,其圖像也是文士與信仰者所喜歡描繪的。《維摩詰經》,也是少數能融入中國文化與社會之一的經典。

信仰的特徵,或許會體現於圖像的結構,而圖像的結構則可以反映著信仰的特徵;圖像與信仰的變遷,也可以投射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社會政治狀況及其特徵。自隋唐朝以來,王權推崇禪師及教學,但簡易的理趣而又玄化的佛教人物較能被大眾所容受。因此,貴族士大夫不僅是維摩詰信仰的支柱,也是居士佛教的核心,影響頗為深遠。

中國僧家在禪理與禪教學的發展,也跟它有所連結,如天台宗人及淨土僧人,居於宗派止觀法義及修行的立場,對維摩詰思想的圓頓性及其修行模式的可行性,曾加以界定或作某種修正,如是在某種程度上映現出中古知識階層對這種佛教實踐的認識與肯定,因此這號人物及其演化圖像成為學界關心的重要課題。此外,其經典中對圖像的詮釋,和義學的發展有否關聯,也被視為是探究的重點。

當前的台灣,不論習禪或密法者,還是不離此經典與此人物的意象。

 

關鍵字詞:維摩詰經變、維摩詰居士、敦煌、士夫文化、禪教

 

 

 

 

 

 

一、緒論

二、敦煌壁畫中《維摩詰經變.問疾品》的演變

(一)敦煌圖像興衰

(二)圖像特質

1.空間表現

2.人物形象

三、經典的流傳與影響

(一)中觀思想問題

(二)融攝中國文化

(三)重要性與地位

四、諸宗禪教的融攝

五、結論

附錄:圖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維摩詰畫像
  • 一、緒論

    談論維摩詰居士,就要論及一部被列為經的書籍,也就是《維摩詰經》。《維摩詰經》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主要的經典之一,約於公元一至二世紀成書,在印度流行。內容主要是透過維摩詰與文殊師利等人共論佛法,闡述大乘般若(即智慧)性空思想。全經共十四品,而此經共有七種譯本,其中以鳩摩羅什的《維摩詰所說經》三卷本最為盛行。“維摩詰”亦譯“毗摩羅詰”,簡稱“維摩”,意思是“淨名”、“無垢稱”。他本是妙喜國無動如來世界中的菩薩,並曾成佛,名約“金粟如來”。為了度化眾生,化身為長者,運用智慧與人辯論。他有兩大本事:一是“善於智度”,即精通大乘佛理,“辯才無礙,遊戲神通”;二是“通達方便”,他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大乘空宗哲理,解釋其行為。因此,《維摩詰經》傳入中國後,尤其是在兩晉南北朝,深得權貴和士大夫的喜愛。而北朝的世族對南朝正統的推崇與北魏孝文帝漢化的影響,亦熱愛此經。

                  敦煌159窟

   北朝時期,儘管當時敦煌地區已有《維摩詰經》及義記、經疏疏傳,但敦煌藝術中並無維摩詰造像,更沒有維摩詰經變。當具有六朝清談玄風的維摩詰經變,從江南北傳至敦煌時,百年多南北朝對立的局面已經結束,隋王朝已統一中原。而伴隨著隋代對西域的經營,維摩詰經變很快便傳到敦煌。(中略)

五、結論

(中略) 

北朝後期,維摩圖像開始與華嚴圖像「法界人中像」出現交集。除了佛教圖像與意境的不斷合會轉化之外,兩部經典的會通也是禪與教融通的一種現象,更是大乘佛教思想的昇華與敷揚。僧俗抄寫維摩經,也跟往生思想連結在一塊,足見維摩詰居士與維摩詰經從北魏以來在廣大社會信仰來說已產生重大的意義。《維摩詰經》在中國的弘傳,帶動居士文化風氣的興盛,居士文化到宋代成為高峰。維摩經不僅跟中國文人在文學與藝術的修養,連結在一塊,其形象的塑造也影響到日本,乃至於台灣文化,或有強調「在家維摩詰」而組成共修團體。

(景文科大通識教育研討會第十一屆,2018年5月25日)


 



*曾為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跟諸名家習書畫篆刻等藝術多年,雅號玄英,堂號養神齋。台藝大畢業之後的這幾年來,積極參與名家藝術展覽如國內工筆畫展與釜山展,以及美術進修活動如文化與師大美術學系。該篇論文,經審查人賴建成教授提供許多寶貴意見之後,加以修正並通過審查發表,7月份論文集出刊。ppt報告,則由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岳牧助理教授負責。

        

 

玄英 於2018-05-27 12:27:58發表 | | 最新回應 (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發表人:賴建成
[ 發表時間:2018-05-27 12:40 ]
好文, 將為之讚.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3〉人
  • 累積人氣:〈696〉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23-10-02 1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