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文章回應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黃承遠~自傳
2017-03-07 03:23:57

自傳

台南縣七股鄉,這塊離海口不遠,鹹鹹濕濕的鹽田地,在我二十歲以前,一直伴隨我呼吸成長。家裡世代務農,父親在業餘也愛畫畫,我也很自然的愛上畫畫,然而在這樣傳統的環境下,要說花錢去培養藝術家,是很不可思議的、、、而家人的默許,讓那熱愛藝術的心,在剛發韌時能不被剪除還得到發展,是更慶幸而感激的。

從高中畢業後進入國立藝專就讀,才第一次真正踏離家門。一九九一年從藝專畢業後,這段期間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動,結了婚有了家庭,卻也在環境和創作中不斷思索,終於前往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士芳邦大學修讀碩士。

1997年,是我關鍵性的一年,在這之前,我的表現一直很強烈,如果說能找到創作上的力量,那該慶幸我有童年參與農事與自然共存的經驗,潛入心底的童年往事,直到,美國之行的到來,徹底改變我的繪畫風格、觀念及作畫、創作態度。留學期間,我專攻素描、油畫、雕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好研習藝術,拓展視野,觀察不同文化的思考方式及創作方向,一切外在多元充沛的文化衝擊,誘發了我改變過去頑固的觀念。

一直以來我尋找著適合我的創作材料,應該說是適合我個性使用的媒材,結果在素描中我發現繪畫的樂趣,也找到了我情緒的歸屬,我喜歡素描的方便性,運用簡單的材料如炭精筆、壓克力便能在瞬間織出我的情慾糾葛,不需等待,不像油畫、水彩或其他的材料在等待的過程中耗損了我的情緒、想法、我的生命力。我不喜歡安靜的畫面也不喜歡安靜的對待畫面,內在總有一股無名的躁動就如火般的急欲燒盡眼前的一切,我一直思索何種的繪畫語言才能馴服我內心的野性,好不容易在速寫與素描間我找到了一個平衡,我喜歡速寫對情緒的爆發性及直覺的挑戰,也喜歡素描中冷峻的收集對方的特徵,細說心情故事,直覺和偶發、理性與感性、粗曠與細緻----在錯亂中有了趣味的對比,最後我覓得了情緒抒發的出口。現在如蜘蛛網般的狂亂線條、連續動態的影像,或厚或薄的大塊面炭色,盤據著畫面,我企圖抓住時間的流動性,在重複經營的過程中刻意留下掙扎的痕跡。     韌性與張力一直是我情緒的基礎,藉著將真實的重量、質地律動的糾纏,使我的畫面更能浸淫在七情六慾之中,唯有如此才能滿足我童年所堆積在內心的躁鬱與狂渴。

 

在素描裡我體會了藝術中最基本的單位----元素,我似乎體會到元素是主導畫面力量甚至完成作品生命的重要性,儘管他們是那麼的纖細,就好比「塞尚」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進入「簡單」中去追求元素在畫面中的律動、節奏及平衡一樣,不但如此我卻再覆予塞尚所沒有的元素的情緒,我覺得元素需要生命,我需要依附著他們來為我的生命經驗說一些話。很多人將素描視為單薄的材料,甚至決定它的價值,我並不這麼認為,作為創作的材料能否感動人,不在材料本身,而是在表現力上,無法掌握技巧或不了解繪畫元素的人都將對作品是一種阻礙,我相信重點不在媒材本身,所以素描當然可以做出厚度和豐富性,這是毋庸置疑的。過去的藝術家能做出撼動人心的素描,現在的藝術家一樣有這個機會。回國後我更加入了中國的繪畫觀念,重新思考線條、炭色、虛實、黑與白,收與放,親切於中國的含蓄、內斂,迷戀於水墨畫中的墨色韻味、虛實的哲理與知黑守白的觀念,期望能站在這一個角度詮釋出更接近我的文化,我的生活來。

 

    素描的觀念自然的改變了我其他創作的態度,如油畫來說,我不在那麼害怕畫面的破壞。過去戰戰兢兢的面對油畫,現在卻期許自己像一個農夫不斷的翻耘、栽種,等待每一個小生命的成長茁壯,匯聚成巨大的生命洪流,現在畫面上的破壞對我而言無非是一種趣味的再生,我試圖從素描出發理出一道連貫性的創作觀念,大塊面強調筆觸的背景對照主體細膩的觸覺情感,讓一股巨大的生命力迎面襲來。隨著連續的焦點逐步牽引觀者,企圖讓形式轉變更為豐富,補色及明暗對比加上流竄狂放的線條和或厚或薄的敷色的營造,這一切的技巧終究是為了完成內在情緒轉化,現在素描已成為是一種讓我整理原始創意,然後再將之發展的方法。

 

      我喜歡人體,因為人體有無限的可能性,那份熟悉的感覺,像是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我喜歡觀察身體在運動中的節奏、律動,也喜歡內在心情燒透了表面的繭,肉體上每一吋肌肉的起伏、每一條線條、每一塊起起伏伏的肌肉、鬆緊變化,都逃脫不了是一種情緒、一種生命的紀錄。我力求畫面上的人體,不是一個形式符號,是一個有情的生命,我相信人體足夠傳達我的想法,儘管對象是獨立的個體也好,男女之間的關係也好,在看來粗曠不拘的筆觸中我掌握了肉身的許多的細節,那一些充滿慾望的身體,那一些渴望著生活又似乎被生活壓迫著形成律動張力的身體,非常貼近真實的肉身,是島嶼上如同海洋一般澎湃呼嘯起來的身體,是島嶼南方亮烈的陽光裡帶著海的鹹腥氣味的身體,不受拘束卻被內裡的熱情燃燒而蒸騰的身體,我企圖擺脫形式上的外殼,注入了人體真實的重量、質地、律動的糾纏,甚至將心裡的躁鬱或猖狂全然的呈現。就是希望藉由千絲萬縷的線條來繫住我的七情六慾,把表面型態藉由筆墨與內部結構深刻的合而為一,粗獷的筆觸,細膩的心思。收與放,虛與實,心之所想,筆亦所往,這一切都是我所努力的目標。還是得引用馬諦斯說的一段話,『我的作品是在認真而又尊重自然的態度中產生的,同樣也是以自然在我身上激起的感情中產生的,而不是以某種熟練的技巧完成

 

對於「創作」的態度,不再單純只是興趣或是靈感的釋放,而是蛻變成更深刻的------修行。

在過程中,我不斷的分析整理心中的感受,儘可能將這一切具體化,並將心中抽象的感覺轉換成具體呈現出來,是需要時間與經驗。真誠的面對心中的感受,分析它、理解它、運用它,將它成為我繪畫的一部份。雖然,我認為分析是有趣的,但中國人總是含蓄的帶過。在我的觀念,含蓄是清楚、了解之後所呈現出來的收放哲學,懂得收放的道理,自然含蓄的韻就上來,

 

在我創作的路上,有一句話是我堅持的動力-「走的廣不如走的深」。對我而言,素描的每一個元素,無論是炭色、線條、形體、光影、、、都是生命。藉由每一場畫面上構築的深刻對話,從抽象到具像,翻遍每一吋心田畫出意識下的世界,一種滿足的感動從心底暖暖的浸透著不圓滿的心靈。

黃承遠 於2017-03-07 03:23:57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622〉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7-03-07 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