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回應
留言訊息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明復法師與石濤
2016-02-04 05:13:36

明復法師,是研究石濤的專家。他老人家,理解石濤,跟兩岸的學者專家有別。

師過世之後,師兄賴建成君也曾發表過關於石濤的論文,名為〈石濤的行實及其書畫的藝術〉,其論點雖承自法師,但略有差異。

這是宗教家與史學家,在立基點或志趣有別的緣故。法師,偏向於禪無餘;而聖成師兄,則就史事以論史義。

….

元濟禪師行實考序文有3

一、白聖法師序

   大滌尊者說畫禪,是法非法妙難傳,婆心一片會者少,化作紙上雲與烟。山非山兮,水非水;一畫才動,眾畫隨;世間但嚮烟霞姿;虛空文來舉似誰。莫謂疎畧未能高,殘山賸水最難描;若個解得此中意,不復喋喋說石濤。吾徒明復撰石尊者行實考成,求序於余,閱其稿,頗見尊者濟度深心,乃詠此篇,聊示隨喜。非詩非偈,莫論工拙,視作空谷流響可耳。戊午年仲秋書於員嶠臨濟堂中。

 

二、曉雲法師序

 

這為希世奇才的藝術家,從他的詩畫窺見其心,境界超邁。雖然他自己說:「我不會談禪。」正是因為他不以為禪為可談,而鯱墮落談禪的窠臼裡。….明復法師,早歲攻文史,後依止佛門,仍一本治學精神,整理佛教史料,曾假十年時日編成一巨冊「中國佛學人名辭典」。又有「中國佛教近代法難的瞻顧」,「禪畫與畫禪」、「董其昌與其畫禪說」等撰著。前年一次偶爾晤面中,談及拙著「禪畫」一文,方知法師於治史之餘,更關心佛教文化藝術。蓮華佛學院特請法師專題講演「佛教對中國藝術之影響」。同學們對佛教藝術已耳濡目染,深感興趣,當時演講勝會,可說是給予同學們對禪畫課,有甚深意義的增上緣。本書所引新因成果禪師有一首偈說:「畫不詩禪徒畫匠,禪非詩書不流暢;必也詩兼書畫禪,宗風今日誰題唱。」這正是明復法師,以治理佛門歷史的觀點與手法,為石大師撰寫此書的著眼。….本書為石大師正名,提出許多寶貴考証,為石大師發潛德之幽光,這是最有意義的。明復法師淨筆一枝,掃開霾雲而朝霞自現,真使世人對石大師及其畫,益發崇敬,尤其詠畫詩:「吟詩立片時,頗覺心神肅。」「坐衣秋水自吟詩,不覺衣裳生寒綠。」使人身心頓感清涼。

 

                           三、李葉霜序

明復法師對石濤上人之研究啟發興趣,據我所知遠在十年以前。其「石濤原濟禪師行實考」一書成書亦已四載。先是逐章在中國畫學會的「藝壇」月刊發表,後又幾經增補修訂始行付印。從他對出書事之慎重,足見他對學術工作的一片真誠。….向之研究石濤上人者,對此一花朵,下的功夫深,對此一花朵生長之泥土,下的工夫淺。其原因不是他們偷懶,而是他們未曾進入石濤上人生活的另一重要層面─臨濟宗禪僧的層界。那是一個別有天地的生活和思維的層界,那是從心靈以至肉身都有極大的滌盪的層界。傅抱石沒有進入、鄭拙廬沒有進入,艾瑞慈、方聞、傅申、吳同、姜一涵也都沒有進入。張大千先生也還祇是個在家修行的居士,連居士也不能說他已進入那一禪僧的層界。今之研究石濤上人者,惟有台北圓山臨濟寺的明復法師,是不折不扣的禪僧,由於他進入了那一神僧的特有的層界,他對石濤上人的知見,自有其新的開拓。明復法師的「石濤原濟禪師行實考」一書的單行本,即將問世,我曾數讀原稿,排版之後亦曾代為校對了小部份,總覺得此書須一讀再讀的地方還是不少。書中自然有些地方和我的看法有異,亦正是這些有異之處,給予我以一思再思的吸力。明復法師以一禪僧,而從一學術研究的工作,他所知見的,也許與今之「科學方法」所得者,有若干的距離,但也許與石濤上人所生活的那一層界,較為接進也未可知。再說禪僧的思維,往往有來自不易知玄悟者,那種非凡的智慧,就更不是文字語言所可以述說的了。(此書榮獲中華民國畫學會六十七年度理論金爵獎、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補助出版,而由新文豐印行)

 

四、當世因果親歷記        洪正雄〈明復法師筆名〉

………石濤 上 人

 

華岡王子廓教授,乃廣西名學者。我們相識於民國六十一年春初。那時我正撰寫明末高僧石濤元濟禪師行實考。因為當代研究濟師的學者,於其世緣每多語焉不詳,而且訛謬百出,造成不少誤解。乃欲廣覓資料,以明究竟,然幾經窮索,所得有限。一日,方厄於疑難,停筆苦思,無可奈何。忽念何不就居台廣西耆舊探詢,或許可以幸獲一點端倪。遂即蹌踉下山,借左鄰電話,與台北廣西同鄉會通談,承一老人接語,頗和善,我陳明意欲,當即允就會員名冊代查全縣同鄉以告,約十分鐘,答云:「全縣來台名流,僅一監察委員,現住榮總就醫,不便打擾。餘有季硯芳君,供職行政院,唯年事較輕,不審能言故鄉舊事否?」我聞言大喜,奔回寮房,抽筆作書,舉五事相間,並以限時掛號寄出。間日,竟得李先生覆函,自謙少小離家,難答所問,特介紹在全縣讀書時中學校長王恢子廓先生,博學多聞,當可為排難解惑。唯言:「來台二十餘年,疏於音問,僅聞王先生曾執教華岡,不知現況若何?」我讀完來信,立即恭修一函,并前舉五事,投寄華岡,本不敢略存奢望。

 

三數日後,我在客寮與一二清信士談西方佛道。一偉岸老者不速而至,間之,答云:「我乃王子廓,承以鄙鄉先賢石濤上人下問,特來奉答。且有一奇離因緣相告。」我大喜過望,為點濃茶一顧,并坐傾談。他說:「離鄉數十年,罕與他人言及故鄉耆舊,往事如夢,淡忘殆盡。兼以早在民國二年,以幼稚學童隨父母遠去上海。直至抗戰間出任桂林行政專員,始返廣西。其間三十年客居異地,幼時見聞,早已遺忘。若使追憶,實在困難。不料接讀大札前夕,竟然夢返全縣,遍遊城內外各處勝蹟。尤以大札中所問之香林、隱靜二寺,盤桓最久,所見最多。且似有一人若嚮導者,為敘述各種故事,娓娓動聽。幼年記憶,一時湧現,既至覺後,各種幻影,猶自翻騰不已。聞為老妻說之,也復驚異不解。造至中午課罷歸來,大札已陳案上,赫然以香林、隱靜二寺為問,讀之大為震駭,不覺汗下,以為操弧者必為十地上人,有大神通。今日幸覽芝顏,固是一般常人而已。」我大笑,撫其膝說:「老先生肯信此,乃石濤上人神通遊戲否?」(獅子吼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六期頁六五)

  

墨石 於2016-02-04 05:13:36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762〉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6-04-26 2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