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文章回應
發佈訊息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超現實主義 初探
2013-08-01 10:38:16

本研究「超現實主義」的撰寫,筆者將分析比較超現實藝術家的風格表現與強調誇領域的文化演變,從布魯東的超現實主義宣言超現實主義代表藝術家,以便深入理解。

 

    超現實主義是科學、藝術、文學…各領域互相影響、互相推動的普遍性運動。因此成為二十世紀的一大主流。現代美術的革新運動中,超現實主義是最具革命性、叛逆性、顛覆性,而又具有創造性、建設性的美術運動。同時,超現實主義並非單純的美術改革運動,其理念為奠定人類心靈的運動。它強調的是超現實主義的生活,其所著眼的集體性與互動性,已徹底打破各人與大眾、藝術家與觀者之間的距離。

 

    「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個理性、教條式或靜態結果的藝術理論。「超現實主義」是一種觀點,它被廣泛運用於繪畫、文學、戲劇、政治學、建築、攝影以及電影。「超現實主義」企圖發現並揭示比真實背後的真實的意義,此意義是能遠播事實的底層。要以心理學而不是解剖學來重新建造人類世界;要重新恢復神話學、物神崇拜、寓言、箴言即隱喻。要藉由佛洛依德對潛意識的分析來重新創造人類的活力。[1]

 

   「超現實主義」的對象高於定義,它會活生生地突然出現在觀者面前,對那些敞開心靈隨時準備瞭解真象的人來說,則是充滿了暗示,對那些關心問題的人而言,則似乎是靈機突顯般地出現了解決複雜問題的辦法。「超現實主義」」是一種觀點,要獲得此種觀點,是需要先去認識與了解「超現實主義」的例證,那並不需要詳細的解釋,也只有熟習了此類例證之後,觀者才能達到自覺的革新,也就是頓悟與體認。…佛洛依德稱,我們假定潛意識的存在是正當需要的,我們也擁有各式各樣潛意識存在的證實,而藝術家即找到了自幻想世界返回現實的途徑。他們以獨特的才華將他們的幻想鑄造成一種新的現象,這正是真實人生的珍貴反映。[2]

 

 

    「超現實主義」與「達達主義」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在許多方面它們其實很類似;在政治方面,「超現實主義」已繼承「達達主義」的叛逆精神,許多原有的達達主義比如恩斯特、阿爾普…,即是基於此種叛逆精神並加入「超現實主義」運動。他們均反對資產階級的傳統,不過「超現實主義」運動並不是達達那種支持無政府的暴力,它是根據精心設計的理論來建立嚴格的規則。它們的作品不是一夜造就出「超現實主義」,謂之「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換言之,「超現實主義」是達達的替代品,正如阿爾普所言:「我參與超現實主義,乃是因為其對藝術所持叛逆精神以及他對生命的直覺態度,正像達達一樣具有智慧」。更進一步說明「超現實主義」的理論原則取代了「達達主義」的虛實主義與無政府狀態。 

 

    「達達主義」提供了「超現實主義」是一種生活的動力與心靈的寄託,此種動力繼續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保留,這可以從阿爾普與恩斯特的作品中獲的證實,不過他們後來的創作卻與他們早期的「達達主義」創作有所不同。「達達主義」的精神仍持續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從即將死亡的文化古典主義所殘留下來的東西取決於藝術生命,並堅持無限的創造能力及維持藝術家所需的自由作為心靈的基本要素。

 

 

    「超現實主義」最初並不是一種繪畫的表現手段,布魯東早在1923年即稱,超現實主義並非言語能解釋出來的,那是無法經由任一手段可體認出它的價值,所謂「超現實主義」畫家,其實是指他們與「超現實主義」核心思想有著密切關聯性,或許表達的是心中想要的視覺意象,不過真正的「潛意識」藝術家,也不全然遵照佛洛依德的心智過程模式來執行。比如布魯東將從潛藏於遠非自覺意識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去掌握那廣泛累積的經驗、思維及欲望。他相信藉由夢境與自動書寫的過程,可尋求到通往潛意識的途徑,同時也關照理性而導致的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障礙,因此獲得突破。由此可知,布魯東並不在意佛洛依德心理分析所強調以心理分析來治療內心的困擾。他曾說:「將來若把夢境與現實兩種全然矛盾的狀態給予適當解決,那必然將之置於一種絕對的真實之中」,此乃為「超現實」的真實。

 

    「超現實主義」的特色,其理念持續地處於變遷轉折的狀態中 ,由於它疏離了藝術的生命,使其根源的問題無法在藝術的架構中獲得解決,它本身是無法全然自我實現的。「超現實主義」必須經由運動、轉變及隨意改變的情境中,同時也保有複次元與矛盾的狀態,事實上,多元主義與矛盾狀態正是它的主要原理,亦是它的象徵。故不把「超現實主義」視為一種理念的實現,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尚未執行的觀念,比如班雅明.培瑞特(Benjamin Peret)所言:「藝術並不存在,我們自己即是藝術。」

 



[1]曾長生《超現實主義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民國89年,頁16。

[2]同上註,頁16-17。

馬育文 於2013-08-01 10:38:16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1743〉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5-01-09 08: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