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回應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自述&致謝
2012-06-19 03:12:18

記幼年時,至廟會看熱鬧,廟的後山頭有座磚窯廠,老師傅做磚瓦的動作足足吸引了我好久好久,還有那一排排待乾燥的土磚及一疊疊的瓦,總覺非常好看。哦!對了,鄰居蓋房子時也是在做大土磚呢!不過裡頭還放稻草和穀殼。事實上,有關鄉間土和土戰遊戲的一切,占據了童年階段大部份的時間。

 

民國六十三年的暑期及之後的兩年間,有機會擔任臘人像工作室之助理,對於作品的完整、耗時、流程安排、步驟的有條不紊、化裝與安置完成等的了解,其所有的工序和陶藝創作幾無差別,只不過陶藝是換成土罷了。苗栗公館的窯廠,或是新竹關西的碗廠,乃至六十七年退役後在萬里任職,曾數次參觀了鶯歌老師傅拉坯的腳功(或許心靈上早已進入了陶藝的啟蒙);也曾讓學生手捏陶瓶,得過全國的教材競賽首獎;那當時,前輩陶藝家蔡榮祐先生在春之藝廊辦展覽並當面請教之;而同時間,隨師大美術系闕明德教授學習雕塑和進修師大的美學素養課程。民國七十二至七十七年擔任北縣美術輔導員,也曾針對土與學童在此部份的發展層次特徵做過一些較深入的研究,內容且為〝直感教學法〞中重要的一環。

 

教學上以完備的陶藝設施讓小朋友嘗試作陶的樂趣,雖也完成新竹師院雕塑教材土屬陶藝篇的專案研究著作,以及五行出版社的陶藝初階出版品,然而心裡上一直是想要走雕塑的路,實不願在陶藝的領域中另再費神,直到有一天(已是民國七十九年了),鑄銅的師傳爽約,遂將稍大些的作品入窯試燒,可想而知,砰然爆破的聲音,數月心血瞬間付之水(火)流,那真是叫天不靈,呼地不應。四方尋求解決之道卻請教無門,否則即謂祕方不得告知...等等,總之那是一段人情冷淡的歲月,心想做陶真有那麼困難嗎?追根究底的心裡開始作遂,諸如陶藝所涉及泥土的材質與特性、成形的方式與建力、燒窯變化與升溫曲線的控製、較大特殊造形的結構原理、各種溫域的化裝原料與釉料的了解與實驗、新配方的調配與驗證、礦物原料的特性與運用、(或如燒窯室的改變與效益控制)等等,足足熬了三、四年的時間,無日無夜全心投入,摸索摸索又摸索,嘗試嘗試再嘗試,許多的困擾才慢慢的解開。而後的年月,有了專業的設備,才感覺到較能揮灑得開,有陶室方較名符其實的有很多陶(作品)了。93年後,另立有陶室,設施操控變數也較數據化,又學了些琉璃的基本知識,在自我創作上可說是更能運用自如了。

一路走來,有幸獲得文建會工藝研究所頒發〝工藝之家〞榮銜,水彩畫名家內人陳品華師的頂力襄助居功絕偉;不可忘的是,上天還是給了我一些溫暖,永遠都要感謝:前輩陶藝家姚克洪給了我釉的試算程式;83年台北縣政府給22所學校各100萬的專屬陶藝設備經費;鶯歌輔導中心葉鳳英帶領設施建制的正確方向;中和復興國小陳主任瑞益促成約250坪連通的設置空間(有陶室),及其它諸多的實質助益;校長李緒蘭認同自我提昇進修的觀念任我發揮(爾後完成復興的陶藝世界一書);同事邱肇琳師、廖如容師、陳玉枝師等花費許多的建制工時;堯富科技(股)公司周董泰立(和其夫人)提供各種材料、窯燒設施、工業性操作技術原理等不間斷的諮詢;高雄洪進貴老師學得吳毓棠教授研釉成果任我細覽並備份全部釉方;家長顧藥師永福的人力物力資助;以及諸多不及備載的學生志工等等,感謝!再感謝!

蘇為忠 於2012-06-19 03:12:18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1877〉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2-06-26 19: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