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文章分類
發佈訊息
我的好友文章網誌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繪畫少年
2007-12-18 04:01:00
我小時候是在台南縣新營鎮長大,父親的故鄉竹埔離新營不遠,是個純樸的農村。祖母平時一個人住在老舊的三合院,雖然有叔公當鄰居,總是孤單。所以父親在我國小放暑假時,就騎腳踏車把我載回竹埔,陪伴祖母。在這段石頭路上,父親會對我說很多話。在我印象中,那時候的村莊大約有三、五十戶,彼此都認識。記得有一次,祖母帶我到某個人家聊天,那些阿姨、阿嬸,熱切的請我們吃糖,拿椅子給我們坐。等快要離開時,突然,一位阿姨拍我的肩膀說:哪有這麼乖的小孩!坐得像『電火柱』動也不動!祖母和他們都笑起來。從小我就是屬於比較內向、安靜的個性,面對陌生人會不自覺的保持距離;然而頗有責任心,祖母交代的事很少出差錯,甚至在大灶燒水、煮飯填柴火的工作,很快就可以獨自操作。當然,免不了的,偶而就會吃到鍋巴飯

      從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畫畫,有幾件事情值得說說。有一天下午,和鄰居小孩跑回學校玩,我看到有一個高年級的班,他們正在上美術課,整張圖畫紙就畫一條大魚,最特別的是,看起來像是真的魚。我整個人被這些魚吸引住,慢慢的走近窗邊,過了一會兒,因為距離近得足夠看清楚,才察覺那只是圖畫紙上蠟筆塗抹的線條、痕跡。原來,那些蠟筆顏色交錯重疊、相互混色,形成光滑、水淋淋的流暢感覺,就跟水中魚鱗閃動的形象相似,這種情形應該就是視覺的「錯視」。雖然是「錯視」,卻也是整個事情發生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很多情感和認知,都是以這個「印象」為基礎再來補充修正的,不是嗎?後來,我繼續看著他們畫,直到他們下課。這一尾一尾鮮活的魚兒,至今仍在我的腦海游泳。

      第二件事是關於兒童審美觀的。隔壁鄰居有位大我幾歲的哥哥,他也喜歡畫畫,記得他拿塊短短的粉筆給我,他自己就拿著長長的粉筆,在洗石子走廊畫了起來,然後興沖沖說:「我們來比賽,看誰畫得比較『美』!」他畫了一個武將,穿戴盔甲、背插軍旗,線條粗獷有力。我則是緩慢、小心修飾一個仕女的正側面輪廓。他完成的畫面很大,我的仕女圖很小。雖然我的粉筆已經用完,他還繼續再畫,我認為他的計謀很難得逞,理由是「美女」當然是美的!畫完之後,他得意洋洋的問我:「你看!誰畫得漂亮!」我回答我的看法,他馬上不以為然的發表意見。首先,他認為「美」和漂亮好看」的人不相同,思考了一下,他又說:「畫畫不只是畫美的東西而已!」當時我一知半解,卻一直掛在心上,美到底是什麼?要畫什麼才算是美呢?那天下午,心中的這個疑惑,讓好吃的蕃薯綠豆湯,竟然失去的甜蜜滋味,「美」是很有魔力的。

      第三件事是關於美術知識的。小學暑假來臨,我到竹埔陪阿嬤,通常剛開始幾天,心情都不會很好。睡覺的地方有張舊木床,上面舖蓋草蓆,窗外輕風襲來,夏天睡午覺真是涼爽!床對面的舊式化妝台,可以當書桌寫作業。就在化妝台下面的角落,我看到一些書,上面佈滿灰塵,都是一些高中課本。信手拿起那幾本美術課本翻閱,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彩色印刷的繪畫圖片,其中介紹美術的文字簡潔通順,大都屬於感性知識,容易引起共鳴;憑著國小四、五年級有限的字彙能力,我津津有味半猜半想的推敲起來。後來,我將這些書當寶貝一樣的收藏起來,一有空就拿起來看。應該就是從那一刻起,美術史的基本知識,開始輸入我的腦海。而文字的魔力和單純的農村環境,正是心靈成長的源頭…。也應該是在同時期,我開始閱讀報紙,世界和現實問題逐漸迎面而來。

      這些國小時期和繪畫相關的事情,只能說說而已,並沒有任何一張國小時期的繪畫作品存留下來。國小階段,照理說應該多少會留下一些作品,但是時間隔了太久,而且當時家裡空間狹小,每到過年都會打掃,舊書籍、簿本、紙張都會丟掉或是拿去賣掉,所以現在連一張國小的作品都找不到。到國中後,徐淑雲老師擔任我們班的美術科任教師,把我選入學校美術隊,使我在繪畫的學習更有信心。如果當年沒有老師在美術教學一直熱忱的指點、鼓勵,我可能會沉淪在當時的升學洪流,任其飄蕩,虛度年輕時光。

    在國中時開始自學油畫,以當年家裡的經濟條件,怎麼可能畫得起「油畫」這種高貴的材料?因為,從一開始就設法用最簡單、最省錢的方式。油畫顏料用的是國產「雄獅牌」油彩,起先用厚紙、三合板來畫,後來買有木製內框的畫布,實在太貴,就單買畫布,請爸爸幫忙釘木框。沒有畫架,畫板靠牆壁就畫起來。沒有調色盤,用三夾板就可以調色。沒有油壺,就用玻璃罐代替。洗油畫筆就很麻煩,後來不知怎麼的,就用洗衣粉來洗,取代揮發性的去漬油,一直到現在我還是用這個方法。國中三年級時,油畫作品「窗邊靜物」入選「省展」,家人也對我的繪畫有了些許信心。然而,由於當時國中教育環境,課業的壓力和考試的挫折,使我幾乎過著封閉式的生活。只有沉浸在繪畫天地裡,才能自在和快活,繪畫是當時生活中的樂趣更是最重要的精神寄託;除了技巧的磨練,並且經由閱讀美術家傳記、藝術書籍得到繪畫專業知識的滿足。可是,在現實生活方面,家裡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我對畫材、書籍的需求卻越來越大,心理經常矛盾、自責。國中畢業前夕我主動要求父母,讓我去投考省立後壁高中美工科,好學成畢業後,早點幫家裡賺錢;當然,順理成章的就可以整天畫畫,實現成為專業畫家的夢想。考完試後不久,果真被通知高分錄取。但後來父母堅持不讓我入學,因為我是長子,要做弟弟的模範,他們希望我能夠讀大學。

      高中三年期間,每年還是有作品入省展。有一次油畫得優選,有一次油畫、水彩都入選。為了應付大學素科考試,每天放學後都留在學校藝術館畫素描。每當寒假,藝術館學長們都會回鄉開春節師生畫展,也會指導我們畫素描的技巧告訴我們術科考試的情報。這些學長們,大部分都在大專美術科就學,那幾年藝術館大約有三、四十幾位學長姐們陸續考上大專美術科。而在校的學長們,則更是熱心,他們義務教導剛加入的新生畫素描、水彩,也會口傳老學長的優良事蹟、鼓勵後進傳承的重要以及基本的規矩和義務。指導教師葉老師,偶爾會來關心學生學習狀況,也會指點技巧。每到星期六下午,大家相邀到公園、村莊、河邊或鴨寮寫生,我們揹著畫袋、騎著腳踏車,行列壯觀的行進在麻黃樹下的馬路,神氣的穿梭於鄉村小徑…。這樣的藝術學習環境,讓我的待人處世進步很多,心胸也開闊起來。無視升學壓力,我在家裡卻更努力畫自己的畫,看自己的書,充分把握自我學習的機會。在學校上課期間,只要下課鐘響,就立刻跑回藝術館畫畫,等上課鐘聲響起,再跑回教室上課。這樣的結果,學業成績當然也不可能好起來。

      高三下學期,要集體報名大學聯考,我自覺學業程度太差就放棄報考。然而,為了肩負父母的寄望,更為了自己的前途,評估自己學業能力後,就毅然報考稍後的三專聯考。記得當時我狠下決心,昏天暗地的苦讀三個月,整個人瘦了近七、八公斤。結果老天保佑,非常幸運的,竟然考上國立藝專。民國六十七年九月北上,這是我第一次離家讀書,心中充滿期待。自此,自我學習為主的繪畫階段結束,學院環境的繪畫學習開始。

                                 節自-繪畫少年一書

                                       文章登於  新營A繪畫部落格

吳盈著 於2007-12-18 04:01:00發表 | | 最新回應 (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發表人:自我實現
[ 發表時間:2007-12-20 02:14 ]
沒想到老師可以說是從小就找到自已的人生方向了~
看了這篇文章後讓我回想起我小時候的生活,雖不是說很用功在唸書的學生!但真的是隨時代的洪流一樣,除了升學還是升學!
真的是不知道自已活著是在做什麼的,一直到了高職左右才慢慢的找到自已的方向!
我花太多時間來尋找自我...有點羨慕老師
發表人:農夫
[ 發表時間:2007-12-19 09:51 ]
藝術何價.祝福畫廊..您是否有印象?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3091〉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5-07-11 1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