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語言選擇
小提醒: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在老師講述:初學佛者學修行之要
2011-11-18 11:16:02

(網友留言,問初學佛者該如何修行才能更精進,在此簡要回覆之)

 

大德您好:

    阿彌陀佛!

    首先恭喜你能夠覺知自己心靈的需要,認識佛法的可貴而踏入佛門修行。佛經中總是讚歎發心修行者有無量功德!

    學佛,每個人根器不同,因緣不同,法門八萬四千,不同的師父又有不同的說法,該如何著手修行呢?

   學佛,每個人最初的動機,不盡相同。所以,您當深切自問,學佛的初念是什麼,把握住此初念發心,來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修行,才不會迷失在人云亦云的諸多道法中。

 

    許多學佛者,都會先想到「出世間法」,或是受出家師父的影響,以為學佛就是要放下一切俗事,像出家人一樣,專門念佛就好~~

    在現實中,能否如此,則要看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因緣,有不同的修行方式。

    而真正的道法,是不分入世與出世的。

 

    六祖慧能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古代大德也說:「盡得世間法,乃能論出世。」

    都是在強調,入世與出世是同一件事情。入世出世不二。

 

    何謂「出世法」,「心不執迷」即是「出世法」;

    何謂「世俗法」,我執,法執,情執,執著煩惱,就是「世俗法」。

    六祖慧能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所以,萬法不離心,「出世法」或「世俗法」,總在於你的心念,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單單念佛誦經就好。

    一般在家修行人,有家庭兒女,有事業或工作等等,這是屬於你的責任。凡事盡本分去做,本著良心誠意,依著天理去做,認真盡分,做得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即是大修行也。

   禪門有所謂:穿衣吃飯,挑水砍柴皆是修行,修行不離生活,生活即是修行,要在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認真去做而不胡思亂想,自然心無掛礙。

    盡心盡分去做人處事,而不執著,內心清淨無掛礙,即是「出世法」也。

    所以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世間法,

   「自淨其意」就是「出世法」。

   不是離了世俗,另外尋找「出世法」也。

 

   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是學佛應具有的正知見。

…………………………………

   至於該讀什麼經書?

雖然學佛,儒家的經典不能偏廢,如《論語》,《孟子》等四書,講述人生至理,都該讀讀。

    佛教的可以先參考聖嚴法師著的《學佛群疑》,有很多初學者的法要都在裡頭。

    佛經方面,《阿彌陀經》,《心經》,《金剛經》,《地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大悲咒》等,可說是基礎經典,都可以讀讀瞭解一番。可以選擇其中一部作為專門課誦的本子。

    學佛要能歸依於一尊佛菩薩,隨個人因緣覺得自己比較喜歡哪一尊,例如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等,歸依於一尊,心中有個依怙,如同稚子有父母親照顧引導一般,並且要不時稱念佛號,這樣比較能心定,學佛也比較容易得力。

 

    初學者不必急切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隨緣盡心即可,也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佛是一輩子的事,要能根植心中,融入生活中,才能真正受用,才能夠領受到甘露法喜,以及佛法帶給人生與心靈的提升。

    建議不要太早加入某一宗門或道場,可以多觀察看看。因為道場與宗門,難免有門戶之見,產生許多糾紛與不好的影響,反而亂了修行的清淨心。要能慎選真正好的道場,並且適合自己的。不加入道場而自己修持的居士也很多。

 

以上供您參考。

祝您 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自在老師謹述2011/9/27

自在老師 於2011-11-18 11:16:02發表 | | 最新回應 (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留言內容:(必填)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1512〉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7-06-24 22: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