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名稱:街景接景

相簿敘述:張小成個展 【街景接景】 計劃源起及創作理念 這幾年台灣的建築隨著都市規劃的發展,多樣化的建設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論是高科技大樓、社區型住宅大樓、還是時興的環保大樓等,在鋼筋水泥的建構下,時下興建的建築強調了功能性,卻少了點人文氣息,這也正突顯出日據時代,還存留至今的老建築所象徵的時代精神。 在台北這個城市,居住的時間將近四十年,也算是個道地的台北人,但卻從沒有認真的欣賞這些老建築物。後來因職場工作地點從東區搬到襄陽路(西區),開始每天接觸到這些老建築。如博物館(新公園)、土地銀行(勸業銀行)等。或許是那段長時間的近距離接觸,開啟了我對於這些老建築物的拍攝計劃。 而我選擇台北西區為主要拍攝地點,是因為該區發展比較早,狹窄的道路間混雜著新舊建物:從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官式建築、低矮連棟式的老街屋建物,與他們彼鄰的是新式的摩登建物、或是鐵皮圍籬、或是訴說不同年代起始的店招牌、摩托車排排列等,我在這個街廓中,看見小人物的生活縮影,與環境之間形成一種有趣的現象。這些日據時代所遺留下的建築,是曾經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一頁風景。時至今日,我扛著一部8X10相機,用了一種即將消失的媒材(拍立得底片)做為此次拍攝的方式,以拼貼的手法,企圖串連出人們對於老建築的昔日記憶。 這一系列作品中包含日據時代的「官式建築」,從柱式、拱廊的樣貌、以及有花紋與圓拱窗等裝飾配件的牆面外觀等看出這些共通特色,像是司法大廈、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等,當然還有一些尚未拆除但已成古蹟的老街景也同樣象徵著那個時代的意義,像是座落在延平北路、塔城街、天水路、康定路的洋房、或公社、或民宅等,而最早興建的台灣銀行與土地銀行的建築元素,更是保留了舊日的莊嚴與權威。 我的第一件完成作品是襄陽路上擁有第三級古蹟認定的土地銀行。每ㄧ次的創作,笨重、不靈活、不機動、操作繁複的8X10相機是必備器材,先定位、長時間的精確對焦、按下快門抽出底片這種過程往往引起旁人側目。當然,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下,干擾的因素很多,路人的關心你也必須適時的攀談、拍攝的街道上不時有來來往往的群眾,若是在炙熱的夏日,這更是一種無法想像的時間消耗戰。 近年來,數位影像的衝擊猶如城市新建的房子般把老舊的東西給淘汰掉,時代的趨勢產生的劣幣逐良幣現象。也因此,底片的感材上我選擇了Polaroid公司的立即顯影軟片(Polaroid 809),以一個即將消失的感材拍攝這些古建築似乎有些感傷,卻也是某種程度上的不謀而合。這些影像上的顏色偏差、不銳利呈相,反而讓作品更加的懷舊復古,經過影像的轉移後,如水彩畫般的氣韻,似乎更貼近了建築物所散發的特質。 【街景接景】這一系列作品,對我而言,它也猶如人生中必須面臨許多不同的階段與挑戰。在不斷的拼湊與整理的過程中,有些建築物已經拆了,拍立得軟片也在2008年初宣佈停產。希望,這些照片能夠為我留下更多的時代記憶。 2005~2008.06

創作年份:

作品規格:

作品來源:

| 第一張 | 前一張 | 相簿首頁 | 下一張 | 最後一張
  • 今日人氣:〈1〉人
  • 累積人氣:〈292〉人
  • 最近登入時間: 2010-06-10 19:39:33